有些偏激的人说:吃东西的事情我自己做主,难道政府还要出台文件干预老百姓的自由?
也有人问:微信圈子里养生忠告那么多,我干嘛要看什么政府发布的指南呢?这就说明,他们没有明白膳食指南是干什么的。
首先,所谓膳食指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当中,给国民指引健康饮食大方向的专业建议。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发布膳食指南以来,凡是靠谱的国家,都纷纷推出膳食指南,而且按照营养科学研究进展,也按照自己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本国的国情民俗情况,来定期修订膳食指南。中国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怎么能连给自己国民的膳食指南都没有呢?推出膳食指南,并不是干涉个人饮食自由,而是给出科学的忠告,告诉大家怎样吃才能增进健康,远离疾病。
其次,膳食指南是几百位营养专家的主流共识,它的每一条、每一句话都有大量科学研究作为根据,而不是某个养生专家的个人意见,更不是微信圈子里那些连作者来源都找不到的传言。它的可信性,科学性,比任何个人意见都要高得多。
可不要小看这个膳食指南,它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居民按照它的指导安排饮食,企业按照它的指导改进产品,食品和农业行业按照它的模式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和食品加工结构,医务人员按照它给大众提供饮食忠告,营养师按它来评估居民的膳食质量,各国政府也按照它来出台相关政策……
还有朋友们问:年初美国也出台了新版膳食指南,中国这个和它有什么不同么?这里就来说说它们的异同点。
首先,说说相同之处。毕竟都是营养学家,依据的都是同样的科学研究结果,在大部分建议中,两国专家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美国膳食指南提倡“关注食物的多样化程度”,中国膳食指南也在第一句提出“食物多样”。
同时,两国都提倡吃新鲜天然的食物。美国膳食指南提倡在主食中至少要有一半全谷杂粮;中国膳食指南提倡每天吃50-150克的全谷杂豆,加上50-100克薯类,全谷杂粮的比例占主食的1/4到1/2。
美国膳食指南提倡多吃多样化的蔬菜和完整的水果;中国膳食指南提倡每天吃300-500克的蔬菜,其中一半绿叶菜,还有200-350克的水果,而且不是以果汁形式吃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