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食药监局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主要存在违规销售许可证已经过期的婴幼儿配方谷粉、篡改生产日期等问题。此外,还有部分违法生产转入地下,通过篡改其他品牌配方谷粉生产日期造假,目前案件还在调查中。
趋势 入行门槛抬高淘汰小品牌
为规范婴幼儿辅食生产,近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6版)》(征求意见稿)。细则中增加了“不应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辅食”,“对不生产最终包装产品的企业将不予颁发生产许可”等内容。同时强调企业应对大米、肉蛋、果蔬等原料中的三聚氰胺、重金属等物质进行严格监测;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配备专人核对,确保投料准确。
对于上述《细则》的出台,雀巢公司5月16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雀巢每一类产品的每一项与质量有关的活动都有相应操作说明,并有严格的采购和审查标准,公司将“全力配合《细则》相关规定”。截至记者发稿,贝因美、亨氏并未就此进行回复。
一位米粉生产企业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未来一线城市婴幼儿米粉市场将保持20%-30%的增速,增长之快加之行业乱象频现,促使此次《细则》落地,“相信行业会越来越规范,不过对于亨氏、雀巢等大品牌来说,新的规范细则对其影响不大。”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也认为,该审查细则对大企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对小企业会有一定震慑力,“关键在于准入机制如何评估,这些细则往往就变成体制问题了。一些乡镇小企业对当地税收有一定贡献,且比较好‘公关’,所以关键在于执行。”
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铁 实习生 刘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