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保健品乱象:部分效果明显产品系非法添加有害成分

2016-05-11 来源:新华网
   每克售价高达千元的“极草”,日前被国家相关部门从保健品中“除名”。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保健品“伪装”成药品、普通食品号称有保健功能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产品靠“忽悠”蒙骗消费者赚取暴利。而一些表面上效果明显的保健食品,实际上是非法添加了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违禁成分。特别是减肥类保健食品,很多都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违禁药物。
  
  暴利不靠技术质量靠营销
  
  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开发文要求停止高价保健品“极草”的相关经营活动。极草5X冬虫夏草纯粉片-至尊含片0.35克规格的81片装礼盒售价为29888元,即每克售价为1054元。其生产厂家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宣称其“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专利技术”可以使冬虫夏草“含着吃”,并声称“极草纯粉含片比原草至少多7倍精华溶出”,这让不少消费者认为一片极草等于7根虫草的功效,不惜重金购买。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投入10亿元广告费打造其“含着吃”的所谓高科技概念,而这笔投入也是“极草”成本中极大的一块。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常务会长赵锦文认为,“微粉粉碎和纯粉压片专利技术”并不是高科技,“压制设备研发技术在国内早有应用,其广告中比原草多7倍精华溶出的说辞也在业界存有广泛异议”。
  
  “暴利不是靠技术和质量,而是靠营销。”业内人士称,许多高价保健品的营销策略都与“极草”类似。
  
  炒作高科技概念迷惑消费者
  
  与“极草”相似,近年来保健品“忽悠”式营销不断升级,特别是炒作高科技概念,部分消费者对此偏听偏信。
  
  安徽省食药监局有关专家说,保健食品只有辅助治疗的功效,但为了吸引眼球,一些企业和经销商大肆宣称其治疗效果优于专门药物并且无副作用。
  
  患者迷信保健品以致延误治疗并非个案,近年来一些晚期肿瘤患者把一些夸大其词的保健品当做“救命药”,耗尽家财大量购买,甚至人去世了保健品还没吃完。
  
  食药监部门专家称,目前我国认可的保健品27种保健功能中,并没有防癌抗癌这一功能。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