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食品安全信息,正确的打不过错误的?

2016-05-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前不久,中国跟澳大利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澳食品安全与技术进步研讨会”,会议名称太长了,以下简称“会”。这次可不仅仅是个学术会议,与会者包括两国学术界、教育界、产业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还有北京青年报“食今不昧”公号相关人员,大家一起探讨了双方的食品安全现状和如何保障食物从农场到餐桌整个过程的安全。其实就是很高大上的人士在讨论和百姓密切相关的普通食物问题。
  
  现在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还有什么是能吃的了”,可哪一顿也没见你少吃来着啊。所以不要盲目否定,听听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我国现在比较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是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残留的化学污染物、假冒伪劣产品、风险交流。前三个通俗易懂,不需要过多解释了,我们也写过相关的文章。
  
  但有个数据给大家通报一下,我国食品抽检合格率在30年前是71%,现在是97%。可你还是觉得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了?Why?不是以前没有,是以前你不知道,因为30年前你不是没出生呢,就是你家连电话都没安呢,而且当时的监管力度也不够。当然30年前的食物可能确实更有机一点,更纯净一点,但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1978年以前我们的目标是吃饱,2008年以前是吃好,2038年以前是吃得健康又安全。2038年以后呢,专家没说,可能是吃出花儿来吧。
  
  目前,中国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没办法实现全民都吃有机食品,非要那样的话,首先面临挨饿的就是我们广大屌丝好吗。
  
  关于“风险交流”问题,是近年才引起重视的,也是新食安法中强调的。陈君石院士说,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现实情况是,正确的科学信息明显处于劣势,而没有科学依据的误导信息却大占上风。面对这些问题,从政策到监管到学术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说具体一点,比如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优化、风险分析框架的应用、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各种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建立等等。当然,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得多,什么分子生物、什么ICT、什么物联网、什么云计算都得往上招呼。
  
  澳大利亚方主要讲了他们采取的措施、建立的体系和使用的技术等。澳大利亚是农产品大国(好几个报告人都既是教授或政府官员又是农场主),他们产的粮食是本国需求的三倍,出口很多,他们的食品安全综合指数位列全球前20,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个会的召开也为了我国更好地比学赶超,推进“健康中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文/高洁(营养学博士)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