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中外食品科学家共话“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2016-04-13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食品掺假的国际观点

  食品掺假是当今食品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除了鉴定活动,国际社会还在政策和策略制定领域开展了其他广泛的活动。其中《艾略特评论》(英国)、欧委会有关食品掺假的决议、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合规要求及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的食品掺假问题特别值得关注。此外,中国法律在保护中国国内食品供应链及出口到全球的产品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食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体健康日益受到集约化食物生产的影响,随着农业集约化的增加,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加强,病毒与污染等相关风险会越来越大。实现中国和全球的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相关的支持政策;建立更加有效、包容性和安全的食物生产体系;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注重营养的技术;促进开放式贸易的发展,以减少食物价格波动;扩大生产性且跨部门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通过学习认知现有检验机制的盲点

  世界各地层出不穷的食安事件不仅让消费者感受到食品供应链的脆弱,同时也让食品业者了解到自身抵抗蓄意的产品掺假甚至恐怖攻击其实是十分难以招架的。所有从事食品研究以及管理的人员都必须虚心学习,理解到管理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建立客观分析的能力,而且应该关注如何让管理的策略与法规结合。在进出口管理上尤其应该着重于认知到现有的检验机制的盲点,以期能够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来弥补可能的漏洞。

  重筑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之路

  重回乳品的信任之路漫长而艰难,但必须持续前行。经过7年的努力,企业、政府、科技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却有一个最大的短板——中国原料奶的标准,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而短板决定行业的最终水平。在中国乳制品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的背景下,修订2010年原料奶标准的时机已经成熟,且各方亦有了基本的共识。我们应主动做几件消费者期待的事情。

  风险沟通与消费者信心

  食品恐慌事件使得消费者逐渐对全球许多地区的食品供应链安全失去信心,采取切实的风险管理行动才有望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真正的风险沟通应是一个双向过程,必须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并适当解决其关心的问题。新的媒体渠道可帮助促进与消费者的互动,食品安全机构必须接受这些沟通模式。

  通过营养食品和安全评估加强营养与健康

  传统食品及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受到现代科学和现代工程学的质疑,冲击着公众的安全观。无论是转变生活方式来尽量减少疾病,还是解决肥胖人群的营养失调问题,我们都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每日膳食及其安全性。食品安全问题没有统一的解决方法,但食品功能性成分的相关研究及其法规必然涉及许多学科,而营养食品的健康益处也必将为健康社会的构建奠定重要基础。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