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叫停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这意味着,包括青海春天、 江中药业 等在2012年被批准作为试点的5家企业将不能再把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生产销售。而这其中,以冬虫夏草制品“极草”为主营业务的青海春天受到的影响恐将最大。

冬虫夏草保健品试点被叫停
“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试点)取消就取消了吧”。3月11日,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会长拉加才旦对新京报记者表达了自己对“停止冬虫夏草保健品试点”的看法,“我认为之前的试点作用不大。废除这个试点,加强规范、鼓励冬虫夏草的深度研发,这才是行业需要的。”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相关规定,今后含冬虫夏草的保健食品相关申报审批工作按《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生产和销售。
至此,推行了近3年多的冬虫夏草保健品试点工作遭遇叫停,包括青海春天、江中药业在内的国内5家企业不得不面临这一新的现实。2012年,这5家获批企业成为仅有的几家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试点企业。
而与江中药业等企业相比,以冬虫夏草制品“极草”为主营业务的青海春天无疑成为与该政策关系最大的一家。数据显示,青海春天冬虫夏草相关产品的销售业务占到了公司总营收的90%以上,其他4家企业的冬虫夏草业务所占比例较小。
今年2月,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冬虫夏草产品消费提示》称,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这被业内解读为是取消冬虫夏草试点工作的主要原因。
2016年2月5日,青海春天还因此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公司在回复公告中回应,冬虫夏草及冬虫夏草纯粉片的服用安全性,是经研究证实的。冬虫夏草的砷摄入量远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订的国际标准。至今,在国内外关于冬虫夏草的研究工作中,并未有服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纯粉片造成砷过量摄入、在人体内蓄积的结论或报道。
极草仍可以特殊身份继续生产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极草5X以食品类产品许可证上市。两年后的2010年,国家质检总局通知严禁使用冬虫夏草作为食品原料生产普通食品;与此同时,青海当地食药监局推出了《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该规范被指为青海春天“量身打造”;2012年,食药监总局声明称,冬虫夏草粉碎压制成片不属于中药饮片炮制范畴,要求青海省对规范予以修正。
就在这一时期,“极草”得到了青海省食药监局给予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头衔,这一特殊头衔使得“极草”得以继续生产。
虫草领域专家沈南英长期关注青海当地虫草市场,他告诉记者,在青海当地,青海春天享受了“特事特办”的待遇。极草的“青海省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试点产品”的身份就是一例。
因此,青海春天的“极草”含片可以凭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的身份生产销售,此次虫草保健品试点资格被取消,仍然可以通过该身份继续生产。
在拉加才旦看来,青海春天的“极草”含片,其工艺简单来说就是把虫草打成粉,再把粉压成片,“这就像把青稞打成面粉,把面粉做成青稞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