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媚外消费心理
不是媒体的披露,恐怕许多人尤其家庭主妇们,始终会深陷进口牛奶保质期长就是品质优越的误区里。只有剖析其中原因和心理,才能帮助揭开“洋牛奶”的神秘面纱,从而回归营养保健的正途。
一是迷信心理。迷恋名牌、崇洋媚外,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这是长期以来许多人的消费心理,这种消费观念下,势必让包括“洋牛奶”在内的洋品牌迷惑了双眼,认为进口的、品牌的、贵的就一定是好的,从而盲目推崇“洋牛奶”,拒绝国产奶,却不知在这种“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消费“盲视”中,也跌入了营养健康的盲区,亏了身体又亏钱。
二是懒人思维。如一些上班族所言,正是看中了“洋牛奶”保质期长达一年的“优点”,才放心大胆一次性购进许多“洋牛奶”。
三是科盲误区。许多人只听说牛奶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元素等,却不知如何正确饮用牛奶;也不知所有的加工、储藏食品,其营养成分相比“原生态”食材,都可能有所变化;更不知“洋牛奶”存在新鲜度的短板,其长达一年的保质期,是因为不得不采用超高温杀菌的加工生产技术,但这是以牺牲牛奶品质为代价的,在瞬间杀菌的同时,也会损失维生素C、B、可溶性钙等有益营养元素,而随着保质期的延长,氨基酸消失、蛋白变性、口味下降等现象也愈加明显,严重破坏牛奶营养,以至于喝牛奶失去了原先的意义。
因而,破除迷信、媚洋的消费心理,正视“世界上90%的国家的90%的牛奶都是低温奶,就是为了保证牛奶的营养不被破坏。”“目前市场上大部分进口牛奶都是只针对中国市场销售”的现实,克服懒人心态,普及健康饮食常识,多进补使用新鲜食材,减少加工储藏食品使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健康养生误区,才是理性、健康消费和保健养生的正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