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热点专题

各地名菜纷纷出台地方标准 西湖醋鱼是否也该有“官方配方”?

2015-11-01 来源:121健康网
  
  出于食品卫生规范考虑
  
  各地名菜“地方标准”层出不穷
  
  事实上,早在“扬州炒饭”新标准和川菜新规之前,餐饮界地方名菜的“地标”、“国标”已层出不穷。
  
  2008年1月,经国家标准委批准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在全国实施。一时间,“馒头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表面无皱缩、塌陷,无黄斑等缺陷,无异物;口感上要求无生感,不粘牙,不牙碜”等详实标准,考验着街头巷尾馒头师傅的手艺。后来,据媒体报道,这只是推荐性标准。
  
  2013年,湖南省质监局发布38项湘菜的地方标准,湘菜被“标准化”到一份辣椒炒肉中辣椒与肉的比例,毛氏红烧肉需要何种猪肉、切割大小为多少等也被细细规定。
  
  此外,据媒体报道,河南省曾经给“河南烩面”制定过标准,而甘肃也曾经试图对本地名吃“兰州拉面”予以规范,结果大多不了了之。且不说小吃店遍地开花,当地相关部门鞭长莫及,单从“色香味”究竟该以什么标准来规范,怎么执行,似乎都是“镜花水月”,不好掌握。
  
  此次,面对卷入风口浪尖的扬州炒饭和川菜,业内也有不同的说法。
  
  扬州市烹饪协会秘书长邱杨毅在采访中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扬州市烹饪协会就曾发布过扬州炒饭标准,当时制定发布的标准只是一份行业标准,只是作为一份参考,并没有任何的强制性。
  
  “由扬州市质量监督局发布的最新的扬州炒饭标准,这是属于地方标准,有一定的强制性。”邱杨毅表示。
  
  他说,“厨师烹饪菜肴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过程,能够根据不同时令、不同食材,针对不同人群,烹制出适合的口味才能算得上好厨师。但不管怎么创新,正宗扬州炒饭的蒸饭标准、炒蛋标准和饭菜结合的标准不能变。改良的部分只能从米的选择、配料的选择、口味和造型的变化等进行创新,一旦丢失了扬州炒饭‘蛋香’、‘饭香’和‘菜香’这三大灵魂,便不能称之为正宗的扬州炒饭”。
  
  邱杨毅介绍,扬州市相关部门将会给部分餐饮企业授予“扬州炒饭标准制作指定单位”的称号,如果这些企业不按照标准来炒扬州炒饭,将会被摘牌。
  
  四川省质检部门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口味的变迁和卫生标准的提升,川菜的地方标准也在与时俱进,每3年就要更新一次。相关人士称,“制作工艺规范只是标准的一部分,更多的标准集中于食品的卫生规范。”
  
  这些细则的背后,相关部门表示,厨房的设施、设备、工具必须符合卫生安全标准,食品生产过程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存放应符合一定规格,食品的食盐等理化指标、大肠杆菌等卫生指标不得超标等,也是各类地方标准要规范的内容。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