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众多新特征
《报告》指出,与上一年度相比,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呈现众多新特征,福州蝉联“入境旅游综合市场吸引力最高城市”榜首宝座;上海、北京位列入境游“最具吸引力省市”前两位。《报告》研究发现,在10大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省区市中,入境游客单位时间支出指数最高的是上海市,入境过夜游客人均天支出约为259元,入境游客单位时间支出指数为1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其次是北京。《报告》认为,这可能与上海、北京两地物价水平较高、电子支付环境相对完善等因素有关。
《报告》显示,虽然一些消费项目在绝对数量上仍然相对有限,但是在2014年却呈现出快速增长,这反映出市场消费趋势的新方向。2014年中国居民境外旅游购物支出增速最高的商户类别是医药品商店,支出金额翻番。医疗保健服务支出的增长也接近五成,显示了国内消费者对医疗保健服务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出入境旅游消费差达千亿美元
蒋依依介绍说,中国的出境游消费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近五年的出境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在25%以上。出境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入境游市场不断趋向平稳,使得出入境旅游消费差距在不断拉大。2009年中国出境游消费首次超过入境游消费,到2014年达到了1000亿美元的规模。
蒋依依指出,在入境游市场人次多于出境游市场人次的背景下,境内外旅游购物消费发展不均衡是我国出入境旅游消费差异扩大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问卷调查结果,购物在所有消费中占比最高。从中国最主要目的地——美国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超过80%的游客的第一大消费为购物。在南非的游客也将接近80%的消费花在了购物上。此外,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中国游客在香港的购物消费超过了70%;购物占比最低的是日本,购物消费也有将近40%。中国每年赴上述四个目的地游客占整个游客数的70%以上。
境外游客在中国购物与出境游客则形成了较大反差。蒋依依介绍说,在中国入境过夜和入境一日游的游客中,过夜游客购物消费占比为21.2%,一日游的游客购物消费占比为33.9%。而中国香港接待的境外游客中,总体购物占比超过60%,澳门为接近50%,台湾为超过35%,从具体消费额看,中国入境游客人均购物消费仅为300元人民币左右。
外国人在中国购物意愿低,而中国人在境外购物消费需求强烈,原因何在?蒋依依分析说,中国商品在进口环节征收的税率较高,以及中国制造的商品在流通环节的相应费用过高,这两个因素导致了境内外商品存在非常高额的差价。在进口环节,考虑到进口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中国的国际贸易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从2008年的13.6%提升到了2012年的17.5%,这一税率水平与同类型国家相比是比较高的。此外,对于在中国制造和在中国消费的商品,如果将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特别消费税,以及整个商品在流通和销售过程中所要承担的物流成本和销售网络的分销成本考虑进去,其费用占到了中国销售商品价格中很高的比例,由此形成了境内外商品较大的差价。
以结构性减税提振旅游购物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蒋依依指出,应以结构性减税为基调的综合性政策创新提振旅游购物需求。在入境游市场方面,需加大对退税政策的实施力度。蒋依依建议,对离境退税试点地区进行有序拓展,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实行异地购物和异地退税。将退税地点拓展至境外游客集中、购物需求较强,特别是已经实行了72小时过境免签的城市,并建议由中央财政负担所有退税款。
在出境游市场方面,蒋依依建议,进一步扩大免税购物主体。审慎地将免税购物政策拓展至有条件的地区。在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口岸——北京、上海和广州以可行的市内店方式,将免税购物的对象拓展至即将离境的中国旅客。同时,推进配套的免税(进口税)购物商务平台建设。此外,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推进中国商品和品牌建设。蒋依依强调,在推进中国跨境旅游消费过程中,还要解决支付环境的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