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1.78亿人。与此同时,我国养老产业发展速度却远远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还不能解决养老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杨文龙建议,应鼓励民企参与养老事业的发展。
杨文龙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健康的养老保险体系,应该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共同组成。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中,40%是由社会保险负担,40%依靠企业年金,20%依靠个人购买商业保险。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对养老事业的参与还存在较大不足。以全国建成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等4万多家各类养老机构为例,民营养老机构只有1万多家,仅占总数的28%。民营企业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因此,杨文龙建议:
1、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为民营企业进入老龄产业指导路径。
老龄产业,不只包括养老服务,还有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用品、老年文化娱乐、老年房地产等。目前我国只在老龄医疗、医药、保健品方面有所发展,其他发面开发远远不足。应由相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并为民营经济的进入提供指导。
2、出台相关政策,对于民营企业投身城乡养老给予相应的扶持。
老龄产业投资大、盈利低、资本回收期长。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1%的民办养老机构收入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是房租、设备费用、人员工资等均需要民营养老机构自己承担,国家甚少拨款及给予补助。相比,公立养老机构能够享受不少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了民营力量参与城乡养老的积极性。
3、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对老年产业发展加强监管。
我国养老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同时行业监管机构力量也较薄弱。造成我国现有养老产品和服务总体质量不高,处于无序运行状态。相关部门应建立并完善养老行业标准,增强消费者信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私营企业涉足这一领域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