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建斌
38岁的宋丽琛自2002年进入苏州市太仓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15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人生最好的时光、青春最美的年华都奉献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一线。2016年,她被评为太仓市优秀共产党员和苏州市食品安全“放心行动”工作先进个人。她说:“我的工作虽平凡但不简单,虽辛苦但不辛酸,既然让我做“舌尖上的守护者”,我就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守着这一方老百姓的餐饮食品安全,把工作做好、做扎实、做到位。”
她说:“守土有责,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2015年7月,随着第四次食品药品县一级机构改革到位,她担任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安全监管科的负责人。整个科室,都是餐饮“新兵”。“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视察工作组” “发展中国家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减贫部级官员研修班”等一项一项重要保障工作接踵而来,虽然业务还不熟悉,但被动等待不是她的风格,一方面,她第一时间联系有经验的卫监监管人员开展现场保障演示,带领科室人员跟班学习,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重点监管环节;另一方面,查找相关法律法规,观看兄弟单位制作的教学视频,将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与现场指导的可操作性有效结合,最终圆满完成了餐饮安全保障任务。那一段时间,大家对这个工作泼辣的小宋渐渐熟悉起来,亲热地称呼她“女汉子”。
可“女汉子”毕竟也不是铁打的。一天,当她在保障现场完成相关审查后,感到头晕目眩,一量体温达到39.2 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她必须由其他保障人员替换。本可借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下,可晚上7点多,她又被一个电话吵醒——某村发生一起集体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接报后,宋丽琛忽然就清醒起来,因为这是市监局成立后接到的第一起疑似食物中毒的报告,市监局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方面的经验几乎是空白。她立刻起床,邀请卫监所的一位老师赶赴40公里外的乡镇现场处置,待工作流程全部结束,到家已是半夜。
她告诉科室的监管人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期望越高,监管人员的责任就越大。为了确保职责移交过渡期的食品安全没有闪失,她用女性柔弱的肩膀扛起责任,为了尽快履行起责任,在最需要的时候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她说:“守土负责,做一件就要做成一件。”
2015年,太仓市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复评即将开始,农贸市场周边的小餐饮是复评的必查内容,而他们又是多年来创建工作的难点。这是餐饮科要打的一个“硬仗”,打不好,折戟沉沙,以后管理再度陷入僵局,打好了可以为全市规范“小餐饮”管理开好局。她每天早上八点到现场与十多家经营户 “聊家常”,工作中,她从关心他们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入手,耐心引导,说服他们对经营场所搞卫生,投入一定资金进行改造;交流中,站在平等的位置传达监管部门的观点,充分发挥女性亲和、耐心的特长,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一次不听再讲一次,一次次耐心劝导,一回回真心以待,最终赢得了商户的理解和支持。 “小餐饮”经营户们从冷眼相对到开口交流,从排斥反对到逐步接受,大部分愿意配合创建工作,愿意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投资硬件,并整改到位。
她说:“一开始面对几十户的小餐饮困难户,我心里也有过退缩逃避,但我告诉自己,这是一次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是餐饮监管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迎难而上。”曾经听到一户餐饮经营者说:“其实我还是不理解你们政府的做法,但冲着小姑娘这几天来负责任的态度,我们不为难她了!”
她说:“守土尽责,干工作哪有不付出的。”
作为餐饮条线的负责人,带领一支年轻的、经验不足的餐饮监管队伍,工作之初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白天,她的两部手机就是工作热线,经常一个电话未结束,另一部手机又有电话进来,8小时的工作时间不够,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已是工作常态。多年来,她养成了诸多的工作习惯:电话24小时不关机、下班后留在单位梳理当天的工作并筹划第二天的事情、晚上睡觉前学习一段业务政策、看到饭菜总是想它可能存在什么安全隐患、进了饭店第一眼要看一下证照是否齐全等。在她的带领下,全市餐饮安全监管工作走上了平稳运行的轨道。作为一名业务“新兵”,她也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行家里手”。
今年6月,宋丽琛十岁的女儿动手术。由于她和先生的工作都很忙,夫妻俩约定:在手术当天各请半天假,两人轮流照顾手术后的孩子。手术当天,她陪着女儿进手术室,等待女儿从手术室推出来,先生匆匆赶到后她才离开赶回单位。某一天,无意中,她听到女儿和她的小伙伴聊天说:“妈妈不爱我,只爱她的工作。”听到这话,宋丽琛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对于经历过十多年食品药品多岗位实践的她来说,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关系民生福祉,作为“守护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她看来,只有负重奋进,不能松弛懈怠,只有身先士卒,不能敷衍塞责,为人民服务的事业,只有逗号,没有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