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做中医药文化传播,北京同仁堂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是个缩影。
2005年,同仁堂进军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人连‘北京同仁堂’这5个字都说不全,”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总经理马安阳对记者说。
积跬步,至千里。通过十多年摸索与提升,同仁堂在澳大利亚不仅没被市场淘汰,反而越做越好,销售额每年都在递增,十年来资产翻了三番。
同仁堂在海外做品牌,广交四海朋友,加强行业间合作。“我们和当地研究机构、教学机构都开展了双向沟通和课题研究,”马安阳说。
2014年,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公司和西悉尼大学国家中药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将通过当地大学机构进行二次临床验证。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双方对中药成分的认知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对药物毒性的认识,唯有双方开展基础研究和验证,才能为中医药走向全球排除障碍。
与此同时,同仁堂邀请当地中学生参观店面,向他们介绍同仁堂的品牌和历史。另一方面,参加一些澳大利亚当地专业团体的展销会、交流会和各类讲座,积极融入当地中医药行业,与当地大学和中医药团体保持密切联系。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2012年7月1日,中医正式纳入澳大利亚医疗体系。同仁堂认识到,在澳大利亚经营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语言。有技术的人语言不行,语言强的人技术又不行,怎样结合起来?就是不断培训医师、整合团队。
中医药文化在澳大利亚传播,顺畅交流是王道。澳大利亚政府部门起初要求所有中医写处方时须写英文,这对一些老中医来讲是不现实的。后来政府作出让步,要求至少药名要写成拼音。然而,中药里很多情况是“同音不同药”,这会给配药师造成混乱。通过不懈沟通,澳政府部门最终同意中医先按最熟悉的语言写处方。
学会当地游戏规则,了解澳大利亚政府部门的办事方法也很重要。涉及中医药管理的澳大利亚机构包括:澳大利亚中医委员会、药管局、动植物检疫检验管理局、濒危动植物管理局等,这些部门各有各的规章制度,各环节都存在交流问题。
在澳大利亚从事中医药行业并不易。尽管澳大利亚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对中医药最开放和最包容的国家之一,但为中医医师提供注册的同时,依然沿用西医药典管理的老办法来管理中药,这给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整体发展埋下隐患。
澳大利亚默认美国药典、英国药典及欧洲药典,将药品分为处方药、非处方药及补充药三大类,中药与西方草药等一起被划入补充药大类。由于西方药典没有关于中药的专门研究,因此澳大利亚对中药的管理存在很大空白区域,这导致一批在中国长期使用的、安全的中成药无法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马安阳说,“因监管措施未照顾到中药实际情况,现在云南白药、同仁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疗效显著的中药代表性品种,都因成分和所谓安全性原因,不被允许进口到澳大利亚,麻黄和杏仁等中药重要品种也被澳大利亚禁止销售。”
同仁堂只是中医药走出去大军的一分子,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之旅任重而道远。未来,无论在安全标准、还是经营理念上,中医药的海外发展都要与国际接轨、融入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