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水难成顶梁柱
北京商报记者从水行业人士处获悉,虽然高端水行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但是高达60%的利润率极具吸引力,而现在的太极集团正在面临着高收入低利润的局面,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也是太极集团将转型重点瞄向高端水市场的重要原因。
太极集团旗下3家上市公司近年来的财报显示,太极实业(集团)近几年的营业收入都超过65亿元,但净利润在2012年和2014年都出现了过亿元的亏损,而2013年仅盈利1255万元。桐君阁近几年的年度营收也达到了45亿-50亿元之间,同样,西南药业近几年的年平均净利润仅为3000多万元。
3家上市公司存同业竞争、且盈利能力低下,这也促使太极集团舍弃上市公司平台,从而转向高端水领域,而高端水能否成就太极集团转型计划,又能否为它带来可观的利润呢?行业人士对此普遍表示不看好。
有位不愿具名的水企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首先从消费者较为推崇的水源地上讲,太极水的水源并不具备优势,知名度较低;其次,从销售渠道而言,桐君阁连锁药店以及太极集团在全国的代理商在全国覆盖领域并不够广,同时,太极集团作为西南地区的药企龙头可能在当地认可度较高,但是在华南、华东等地区并不一定会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消费者还未形成从药店购买水产品的习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水的销量。
除此之外,太极水11.99元/罐的价格也不具吸引力。目前在市场上可以购买得到的定价10元以上的高端水也并不多见,统一巴马泉售价14.9元,北极泉极地冰岩矿泉水售价9.8元,另有依云、巴黎水等进口产品以及农夫山泉推出的玻璃瓶装高端水价格在10元以上。而多数高端水价格在4-8元区间。上述不具名水企业人士称,多数水企业不敢触碰超高端的价格,是因为国内水市场整体消费结构还未达到5元以上的水平,且高端消费群体分散,销售渠道难以精准,此外,超高端价格要求水产品有高端的品牌形象与之匹配,因此这也将成为太极水的最大障碍。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进而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表示:“药企跨界做饮料,并不止太极集团一家,贵州益佰、同仁堂、江中等知名药企都有涉猎,但打着治病或者保健旗号噱头进行营销,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消费者并不一定买账。”
对于上述质疑,太极集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回应表示,太极集团目前不会对太极水的销售渠道以及价格做出改变,未来根据销售情况再做定夺。
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7月,在已经过去的饮用水消费旺季,太极水销量不足1000万罐,销售额不足1亿元,百亿销售目标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