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现实发展困境
中国保健协会的理事长张凤楼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保健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就消费情况跟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欧美国家在保健品的消费占比2%,我国居民只占0.07%,是美国的十七分之一,是日本的十二分之一,就消费观念来讲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生产着全球绝大多数保健品原料,但大部分都用于出口。
中国保健协会的理事长张凤楼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保健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就消费情况跟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欧美国家在保健品的消费占比2%,我国居民只占0.07%,是美国的十七分之一,是日本的十二分之一,就消费观念来讲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我国生产着全球绝大多数保健品原料,但大部分都用于出口。
市场潜力的巨大和市场规模的有限产生强烈对比,有关人士指出,这是由于国内保健品市场竞争仍旧不足造成的。曾有媒体报道,有关专家估算在过去20年里,保健食品商家为注册“蓝帽子”所花的费用累计超过60亿元。昂贵的审批费用和时间成本,使中国成为全世界保健食品行业准入门槛最严格、成本最高的国家。
就在这样的高门槛下,保健食品的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仅2014年一季度,国家药监总局披露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就多达5632次,这还是在2013年药监局严打保健品“四非”之后的数据。
记者调查发现,曾有多个媒体报道,“蓝帽”审批的背后,存在着一条从申报企业到中介机构、再到审批部门的黑色利益链条。反而滋生了寻租腐败空间,成为小利益集团的牟利工具,政府却屡屡背上“黑锅”,这不仅阻碍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最近一次主持调研工作时还强调,保健食品审批工作一定要廉洁自律。要切实抓好廉政工作,严守底线,认真审查申报资料,坚持标准,保持职业操守,坚决杜绝违规操作、违规审评。
有钱能使鬼推磨,即使最严的审批也能暗箱操作。一位行业内人士透露,正常申报大概一个产品需要10万元,而且是“很成熟的简单产品”,例如补钙的产品。企业自己申报大概要耗时2-3年,中途常常会被各种缘由“打回来”。例如实验室检测产品,相关部门指定了一些实验室,而进实验室就需要排队。如果没有人疏通关系,那就是“且等着吧”。而通过中介机构,这类简单产品也需要30万左右,但时间会缩短,成功率也会高很多。
国内市场价格虚高
以国内某知名品牌的蛋白粉产品为例,在国内售价约为300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类似产品约值120元人民币。为何差价如此之大?有关专家认为,产品在原料、工艺方便不会悬殊至此,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企业没有动力降价。
6月30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讨论。业内人士认为,修订草案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消费者也将因此获益。
修订草案与现行管理的主要区别有,一是保健食品相关条款由现行1条增加为4条,对保健食品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修订草案既落实了国家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的精神,也从法律上避免过去管理中“重审批、轻监管”、头重脚轻的问题。二是由现行单一“保健食品审批注册制”转为“保健食品备案制”和“注册制”,明确“使用新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适用于注册制。对保健食品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此举保证产品食用安全的同时,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丰富了产品类型,增强了市场竞争,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益处。三是修订草案对保健食品原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建立和定期自查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旨在建立强化预防为主、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
在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基础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张中朋表示,业内期待进一步明确膳食补充剂的“身份”,声称补充日常膳食摄入不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膳食活性成分为目的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按照保健食品管理。并建议,具体“适用于备案的保健食品原料及技术要求目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为生产原料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期待法规层面的进一步明朗。我们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将尽力实现本土化生产,促使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让更多的消费者受益。”夏俊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