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艳,女,1966年生,博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教授。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年)获得者。1985-1989年及1993-1996年分别就读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及硕士学位。1996-1999年于中科院上海脑研究所获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1999-2002年在美国Monell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至200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妇女生殖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室任研究助理,从事胎膜早破导致早产的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工作。2007年5月被复旦大学引进,任遗传工程国家重点
郑绵平(1934.11.17-),1956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87年任研究员,1994年当选为国际盐湖学会副主席。现任地科院盐湖中心主任、国际盐湖学会执委、兼任西藏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是中国盐湖科学及其矿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提出盐湖学(Salinology)研究方向,它是研究盐湖体系的化学、物理与其环境和资源的性质及特点,并推进其工程化的一门边缘应用基础科学。提出盐湖农业和盐湖地质生态学新概念,以此理论研究为指导。 从事盐类矿床地质和盐湖综合资源及热水矿床研究达42年,对青藏高原盐湖资源进行深入的
计亮年,祖籍浙江鄞县,1934年4月20日出生在上海。父亲计竹卿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海分社任高级职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家庭衰落,6岁丧母,10岁丧父,计亮年饱尝了战乱、贫苦和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14岁不得不辍学进工厂做工,然而,计亮年并没有放弃学习,在他的怀里总是揣着一本书,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解放后,计亮年得到了进夜校读高中的机会,几年的学徒生涯,磨练出他在艰难困苦中的进取精神,他仅用一年时间读完了高中三年课程。天道酬勤,1952年他以名列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山东大学化学系,开始了他的化学生
蒋和平,男,生于1956年3月8日,湖南永州人。现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新疆农科院客座研究员等职务。并兼任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高新科技园区委员会会员;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特聘专家;农业部科教司科技专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科技专家
张涵信,力学家。江苏沛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导。流体力学专家。现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理事长。曾在高超声速绕流、三维流动分离判据、旋涡沿轴向的分叉演化规律、横截面流态的拓扑规律、以及建立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耗散差分计算体系和云粒子侵蚀实验模拟理论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并在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和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
姚期智祖籍湖北孝感,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移居台湾。1967年,姚期智毕业于台湾大学,之后赴美国深造。1972年获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5年获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19751976)、斯坦福大学(19761981,1983198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811983)等美国高等学府从事教学和研究,1986年至2004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从2004年9月至今任北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此外,姚期智还
1946年毕业于重庆兵工学校大学技术员。建国后,历任江陵机器厂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兼副厂长、高级工程师,沈阳工业学院副院长,太原机械学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兵工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研究改进了37炮弹引信体、弹体毛坯的热压工艺。负责研制成功以钢人铜的钢质药筒。 何源海曾经五次获得重庆市、四川省、二机部和全国二机工会授予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当选为重庆市、四川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0年调高校工作,先后任沈阳工业学院(现沈阳理工大
陈文塬(Chen Wenyuan)(1931.8 )诞生于湖南长沙。兰州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泛函分析的研究。1954年毕业于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历任职务:兰州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数学会理事,甘肃省数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甘肃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评委,科技期刊《数学年刊》、《数学进展》、《东北数学》、《数学研究与评论》、《纯粹数学与应用
艾云航,1934年11月生,辽宁开原人。196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高级研究员、农村局局长、高层政治理论专家、著名经济学家,现任国务院中国行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全国社会科学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加由中央政研室、中央党史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共同编写的《新时期农村变革》一书。先后对法国、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美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农业进行考察。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业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经济研究》等
王希季 (1921~ )白族,教授,云南大理上末人,中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共党员。1942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毕业,1949年美国费吉尼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8年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总工程帅,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技术顾问,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云南工学院名誉教授等职。1982年当选为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会长后,连选连任至今。1987
李文均,男,汉族,1973年8月15日出生于河南信阳,九三学社社员,博士研究生学历,云南大学教育部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云南大学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微生物资源方向学术带头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 中国微生物学会终生会员,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国际极端环境微生物学会会员。 2008年荣获第八届云南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10月7-10日应第11届世界菌种保藏联盟大会(ICCC 11)筹备组和世界菌种保藏联盟(WFCC)主席David Smith先生的邀请,出席
陶文铨,男,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西安交大本科毕业,1966年西安交大研究生毕业(导师杨世铭教授),1980-1982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系传热实验室进修,师从E M Sparrow 教授。现为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International J
高锟,(Sir Charles Kuen Kao,1933年11月4日),华人物理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区),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并持香港居民身份,目前在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高锟为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华文媒体誉之为光纤之父、普世誉之为光纤通讯之父(Father of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以及Godfather of Broadband的尊誉,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09年,与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埃
阎长泰,化学教育家与分析化学家。早年参与制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制革化学基础研究的良好开端。20世纪50年代后他着重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的学科建设,为该系的发展与提高做出了贡献。20世纪70年代末,他的工作转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色谱领域的科研工作,新型热稳定性较好的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引起了中国外色谱工作者的关注。 阎长泰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重要贡献之一是他在担任山东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工作的较长时间内,使该系的学科建设有较大的发展。解放初期,化学系是一个师资较为贫乏,实验设备简陋,图书资料稀少
195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鞍山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技术员、工程师,洛阳耐火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三届理事。是中共十二大代表。1973年主持研制成功优质二步锻烧合成镁质白云石砂,用于炼钢转炉炉衬,先后创造1601炉和1616炉的炉龄新纪录。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79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胡世平,罗湖区中医院副院长,深圳市首批名中医,罗湖区第五届人大代表。作为一名从事医务工作的人大代表,同时又是医院的业务院长,胡世平代表充分发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