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邹女士,近日一直被焦虑的情绪笼罩,有时还会不由自主地发抖。原来,邹女士长了乳腺纤维瘤,需要手术切除治疗,自从知道要做手术,她就忍不住担心这担心那。
一方面,邹女士的母亲一年前曾因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欠佳,声音嘶哑且疲乏无力,所以一直不支持她手术。另一方面,邹女士和女儿感情很好,女儿也很“黏”她,她担心术后有好几天无法亲自照护女儿。此外,邹女士在家做全职太太已3年,家人商量将女儿送至托班,让她在家中新开的店面工作,可她又担忧自己是否能适应……
术前焦虑、疑神疑鬼……你需要和心理医生聊聊天
“这是典型的术前焦虑。” 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精神卫生科主任于恩彦教授根据邹女士的担忧,将她心中的“死结”分为若干步,一一解开。
“不同疾病手术都有一定风险,主刀医生跟你讲了‘乳腺纤维瘤’手术的必要性与预后,应该有信心!”耐心开导邹女士后,于恩彦教授引导她制定更细致的重返工作岗位的规划……大半个小时的“话疗”,让邹女士豁然开朗,心情好了许多,次日坦然接受手术。
于恩彦教授介绍,随着社会包容性的增强以及现代人认识与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心理治疗,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病人接受心理治疗的每年近千例次。
于恩彦教授在病房会诊
“有的住院病人属于疑神疑鬼类型,总觉得自己得了重病,面对他们更得费一番口舌。”于恩彦教授说,45岁的龚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龚先生常年觉得肩颈部及四肢游走性疼痛,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总是愁眉苦脸,“我痛了好久也看不好,县医院说我是疑难病,让我到省城大医院来看。”
“其实恰恰相反,我们已经用最先进的仪器和方法给你做了很全面的检查,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明显的问题,可能是你对疾病的过分担忧和关注加重了疼痛感。” 于恩彦教授说。
“真的呢!我整天没事就在想着自己的病,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现在想想还真的是忙时身体基本不痛,一闲下来时就越想越痛了。”
……
于恩彦教授给出建议:选用合适抗抑郁药物治疗患者的躯体疼痛,同时辅以心理疏导。之后回访,龚先生情况大为好转。
九成住院病人坦然接受“话疗”
作为一名从医30多年的精神卫生专科医生,于恩彦教授表示,早些年,由于对心理疏导的误解,不少患者有很强的病耻感,往往抗拒心理疏导,而现在,他所在的精神卫生科一年就有3万多门诊病人,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也越来越重视住院期间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等指标。据悉,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九成住院病人及家属坦然接受“话疗”,其中近两成是病人或家属主动要求的。
于恩彦教授为患者复诊
住院患者的情绪状态对疾病治疗及康复有不小的影响,比如最常见的术前焦虑,表现为对手术的担心和恐惧,躯体反应严重时会发生心悸、胸闷、尿频、腹痛、腹泻及睡眠障碍等。“病人在手术前后出现轻度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而严重的焦虑则往往会影响与干扰康复的进程。”
于恩彦教授说,他会诊的病人,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包括术前焦虑)所占比例最高,约占一半以上;其次为睡眠障碍,约占三分之一,此外还有:既往精神疾病史,住院期间需要药物调整的;谵妄;老年痴呆相关疾病的评估与干预等。
针对复杂的情况,精神卫生科医生通常采取“三级会诊制”和“会诊回访制”,直至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