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的一天夜里,浙江大学国际医院的手术室灯火通明,彼时那里正在进行一场高风险、高难度的肝移植手术。
躺在手术台上的,是杭州一名56岁的男性肝硬化患者
10多年前的一次体检,诸先生(化名)被查出“肝硬化”,考虑其有肺结节病史,医生怀疑为“药物性肝硬化”。直到1年前,他又被发现腹水增多,经检查病情恶化,致门静脉闭塞,以及消化道反复大出血。
诸先生和家人陷入绝境,肝移植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今年8月中旬,诸先生一家子找到树兰医疗总院长郑树森院士。
首次配型成功,为何手术却被麻醉师叫停?
肝移植手术作为高风险、复杂手术,术中要对患者的重大血管进行通道的改变和阻断开放、出血输血、药物使用等操作,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极大。
但诸先生的身体情况实在不容乐观——严重的肝硬化,加上20多年的肺结节病史,其肺动脉高压达到中重度90mmHg(相关国际指南明确指出,肺动脉高压在40-50mmHg已是肝移植“禁区”),并影响了心功能,伴有胸闷气促,肺氧合功能下降。
不吸氧状态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只有60mmHg,吸氧状态下才能得到80-90mmHg,而正常人在日常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在95mmHg以上。
“这样的身体状况,在移植手术中极容易发生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术中或术后死亡。”郑树森院士坦言,在国际上,诸先生的病情属于公认“绝症”,过去从未听闻有人成功实施过这类手术。
事实上,在首次配型成功后,诸先生就接受过移植前再次评估,静歇状态下就出现了氧合指数大幅波动的情况,麻醉师判断风险过高,当机立断叫停手术。
他提出了一个“无人尝试过”的建议
怎么办?如果做不了移植,就只能眼睁睁等死了。一边是患者妻子的极力恳求,“既然危在旦夕,希望医生想尽办法试试,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一边是肝移植团队成员们内心的百感交集。
“家属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团队‘士气’。”随后,由郑树森院士牵头,浙大国际医院肝胆胰外科、心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麻醉科等科室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进行了反复的多学科会诊讨论、评估。最后,郑树森院士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使用ECMO为诸先生的移植术中和术后的早期康复保驾护航。
什么是ECMO?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可以理解为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作为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的机械支持技术,它可以分别成为“人工肺”和“人工心”。
其工作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为患者的康复获得宝贵时间。
不过,由于ECMO技术复杂,支持抢救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能做ECMO的医院为数不多。
郑树森院士认为,如果在肝移植手术中使用ECMO来保证患者的氧合,从而稳定血液循环、减轻心肺负担,助力手术顺利进行。但这样的手术,目前全世界还罕有先例。
此外,ECMO机器也并非“全能”,除了使用过程存在高风险、高难度外,在其运转的时候,也会干扰患者凝血功能,增加大出血风险。
但风险同时意味着希望。在与家属仔细沟通了治疗方案,并告知医疗风险后,经考虑,家属依旧决定试一试,“郑院士做了2200多例肝移植手术,我们相信他。”
何为医疗创新?“想到了,便可能救回一个人的性命”
9月17日晚,与诸先生匹配的肝源到了,在手术团队积极做术前准备时,ICU(重症监护室)医务人员则小心翼翼地为患者装上ECMO,ECMO的管路约有4支水笔加起来那么粗,置管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顺利戴好设备,待机器运转稳定,患者即被转运至手术室。19点57分,肝移植手术正式开始,由郑树森院士亲自主刀。
一方面,术中不能使用抗凝药物干扰手术,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在ECMO机器中体外循环的血液不凝固,麻醉医生必须精密地监测、控制凝血时间。
常规的肝移植中,医生会将患者的门静脉和新肝的门静脉进行吻合,但诸先生的门静脉处于闭塞状态,无法按照正常吻合,郑树森院士则将新肝脏的门静脉“改道”缝合在患者的冠状静脉上。
幸运的是,“改道”缝合后的门静脉成功获得充足的血流,新肝血运良好。
历时5小时20分钟,无影灯下这场异常复杂的手术终于在与时间的博弈中取胜。术后2小时,诸先生神志转清,并被转入ICU观察;术后第二天,其心肺功能逐渐平稳,安全撤除了ECMO机器,术后第三周便成功转入普通病房!
目前,诸先生生命体征平稳,移植肝功能良好,消化道出血的隐患被顺利消除。不久之后他就能出院了。
“ECMO技术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创新运用,为更多类似情况复杂的患者带来希望。”郑树森院士说,“医疗创新有时就是这么神奇,想到了,便可能救回一个人的性命。当然非常感谢家属的无条件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