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树森院士感谢患者的表哥王先生
“病危通知单都下了,还能活下来,谢谢这里的医生、护士,还有就是为我捐肝的表哥。”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8年的张先生感慨。今年8月17日,他因“乏力,吃不下饭,上腹不舒服”住进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感染科。
配型之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肝移植中心的医生们决定肝移植手术早在张先生住院后第二天,“一方面进行肝脏捐献的等待,另一方面也做好活体肝移植的准备”。然而在检查期间,张先生便出现黄疸不断增加,病情持续恶化,截至8月25日晚已经进行了两次人工肝治疗,不过情况仍不见好转。
一边是张先生病情的不断加重,逐渐出现神志不清,甚至进而出现肝衰竭;一边是同步进行从8月18日至25日,浙大一院一直在为其进行配型,寻求合适肝源。
“当时的情况让所有人都很焦急。”后来为兄弟俩亲自执刀的浙大一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告诉记者,配型之路可谓坎坷,张先生也吃了不少苦,所幸在最危急的时刻看到了希望。直到25日晚,张先生的表哥和他终于配型成功,大伙儿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直面手术:
“精打细算”的技术克服
配型成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26日一早,浙大一院马上启动了紧急绿色通道,为张先生进行各项术前准备——8点做CT、磁共振等检查,10点左右算具体捐肝体积,中午开伦理会,下午4点召开专家认证会,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由于兄弟俩人个子都比较高,且受体张先生更高些、重些,因而需要供体王先生一半以上的肝脏。另外要做到刚刚好,如果有一分的差别,对供体、受体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对于手术团队来说,技术难度比一般脑死亡患者捐献的器官移植要大。
这时候,为了避免患者在成人活体肝移植成功开展后的早期出现“小肝综合症”,数字化影像技术就帮上了忙,通过精确评估肝脏血管系统、肝内外胆管系统、供体可以切除的肝脏体积、受体需要的肝脏体积以及受体病变肝脏的体积,从而做到精准“割肝”、精准移植。
手术自26日晚9:30到27日凌晨3点,共历时5个多小时取得圆满成功。
表兄弟俩恢复得都不错
医生呼吁:肝脏可再生 亲体移植效果更佳
手术后次日下午2点,当郑树森院士亲自查房时,张先生的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而表哥王先生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在昨天记者问及手术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王先生坦言,“没什么感觉,明后天就可以出院帮老婆做家务咧!”
兄弟俩与郑树森院士进行合影
肝脏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不但能吸收、合成营养物质,还具有解毒功能。作为人体再生能力最强的器官,手术“割”剩下的部分肝脏在6个月内便能恢复到原来大小的86%,这是活体肝移植手术的重要基础。
据了解,浙大一院自1993年开展浙江省第一例肝脏移植以来,目前已累计成功施行肝脏移植1771例,其中实施活体肝移植182例。
“这182例中,夫妻之间、亲兄弟以及父母子女间的移植居多。”郑树森院士表示,表兄弟间进行活体肝脏移植的相对少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代之内的家属或夫妻(需结婚两年以上或有小孩)都可以做肝脏配型,且男女不限。
“因为血缘关系,且器官保存时间短,亲人之间的活体肝脏移植不容易发生排异反应。”郑树森解释,而夫妇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两人生活在一起,饮食习惯相同、生活习性相同,相比陌生人之间的肝移植,成功率还是要大得多。
为此,浙大一院肝移植中心的医生们集体呼吁:当肝病患者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并且短时间内等不到可用的脑死亡患者的肝脏捐献时,我们非常提倡亲属间的活体肝移植,在解决肝源紧张问题的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