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直以来的望、闻、问、切,是不是到了必须要进一步推进重大创新的时候?又该如何融合现代化诊疗元素?治未病、医养结合等健康养生养老创新,下一步要走向哪里?
11月13日,之江中医药论坛·中医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召开,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加速发展浙江现代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服务业。
鼓励社会资本开设养生四大馆
3年前,在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第一次提出了“健康浙江”的概念,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3年后,浙江省公立中医院达到了94家,所有省、市级及6家县级中医院达到了全国三甲水平,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民营中医医院发展到66家,涌现了方回春堂、万承志堂、胡庆余堂、桐君堂等一批品牌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全省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数,在全国位列第二。
“这几年,中医药健康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很快,但同样也遇到了许多发展瓶颈和制约。”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表示,这包括政策投入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中药剂型落后造成竞争力不足、中西医发展不平衡导致中医队伍弱化等问题。
为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是浙江中医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半个月前,我省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意见》,其中就多次提及“创新”。
“我们鼓励社会资本开设中医经络按摩馆、太极运动馆、药膳馆、情志调摄馆。”徐伟伟强调,中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差异化发展。医者,除了治病,更应创新诊疗模式,实现“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
以针灸为例,中国的针灸医术博大精深,生产企业就可以积极开发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养生保健器械产品;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养生保健贵在坚持,企业就应开发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药膳产品,做大做强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市场。
“中医源于基层,就应回归基层。”徐伟伟认为,中医药应服务于老百姓健康养生的方方面面。
要把“说不清”的中医药标准化、数字化
一直以来,中医与中药的关系,就犹如枪与子弹,中医如果离开中药,就是无米之炊,中药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医的疗效。为此,浙江省出台文件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目前,浙江省中药配方颗粒科研专项正在积极推进,以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推动浙江中药产业发展。
本次论坛也邀请了中国中医药创新发展样本——中国最大民营药企之一的天津天士力集团,前来分享制药的创新发展经验。天士力的中药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是中国最大的单一中药品种,并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进行3期临床试验的中国中药产品。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将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三味中药进行了有效成分提取,实现了对中药提取物的质量分析与控制,保证了提取物的质量及安全性稳定可控,做到了中药在提取分离等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可控性及可追溯性。”
天士力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说,以往大家都说中药的成分、功效是“说不清”的,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精确分析作用机理,传统中药制剂在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瓶颈终将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