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方一股冷空气入侵杭城,气温又往下跌了跌,阴雨蒙蒙,冷得直钻骨髓。而据杭州市气象台预计,这波冷空气还只是小意思,真正“断崖式”降温将出现在本周三前后。
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欧阳侃医师告诉记者,这两天稍有降温,急诊里感冒、脑梗、哮喘、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就多了不少。在杭州市红会医院儿科门诊,今天一上午的门诊量就达到了230人次。
为此,记者联系了杭城各大医院六大科室的医生,罗列了六种最易中招的疾病及预防方法。寒潮来袭,打起精神好战斗!
呼吸内科:感冒、哮喘、慢阻肺开始发威
浙江省新华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黄晟:冷空气刺激后,人体的气道免疫力会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就会增高。这时,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就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了。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影响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御寒贴士: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心内科:“三高”患者要管理好自个儿身体
浙江医院老年病综合示范病房主任医师陈旭娇: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会导致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增加心梗、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恶化几率。
御寒贴士:老年人出门需戴暖和的帽子。晨练也要谨慎,最好等到日出气温上升后再锻炼;平时,要多饮水,防止血液变得黏稠;注意饮食不过饱,饭后适当休息,餐后不能从事劳动或快步行走,否则容易引发心绞痛;做到心平气和,保持情绪稳定。
神经内科:气温骤降,脑梗“说来就来”
杭州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欧阳侃:冬天在急诊科,接诊到脑梗的患者就很多。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就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重要原因。
御寒贴士: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消化内科:年轻人最易中招胃肠道疾病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杨建锋:对年轻人来说,气温骤变最敏感的就是胃肠道,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御寒贴士:胃病患者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些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骨科:冰雪天气老人别摔跤了
浙江省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沈进稳: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就会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御寒贴士:特别是老年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尽量减少出行,出行时最好是有人陪伴或者辅助拐棍等等,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鞋。平时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搭配,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补充钙质,增强骨质坚韧度。
中医内科:给身体保暖要多补充能量
浙江省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徐宇杰:天气冷的时候,可吃点羊肉和牛肉,它们都是寒冬补益的佳品,能散寒暖胃。但是,羊肉、牛肉都含有蛋白质和脂肪,患有胃溃疡、胃酸过多的病人,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要尽量少吃。
消化功能好的人可以吃些糯米食物,糯米消化慢,耐饥,还有一定的温补脾胃作用;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以喝些红糖水来迅速补充能量,糖水易于消化吸收,可在短时间内补充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不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