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团队奔波在浙江的乡村、海岛、山区,而县域内硬件条件好、科室能力强的县级医院也越来越多。“双下沉、两提升”带给浙江人民看病怎样的改变,让我们从这里一探究竟。
其实医疗基础薄弱不仅是经济落后地区的顽疾,也是不少经济快速增长新区的痛点,曾经的宁波北仑区就是如此。而当我们试图逐步分解出北仑区“强基层”的步骤时,我们发现其分明是“双下沉、两提升”政策的前生。
宁波北仑区人民医院
曾经看病往外跑,如今“往回跑”的人越来越多
治病,老百姓看的是实效,哪里能看好病就往哪里跑。曾经,北仑人看病都往上海、杭州跑,因为本地没有好医院;如今,在外面看过病的纷纷“往回跑”,因为本地也有大医院、好专家了。实现这个转变,北仑区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用了7年多。
浙大一院驻北仑分院感染科主任吴仲文带当地医生团队进行三级查房
金先生就是“往回跑”的患者之一。早前,金先生因右上肺癌在上海等地知名医院就诊并化疗。2015年11月,他得知有浙大一院专家常驻北仑,决定来北仑区人民医院就诊。专家诊断后,最终由浙大一院专家韩威力确定手术方案,主刀为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在当地后续治疗。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顾国煜说,从2009年浙一全面托管北仑区人民医院后,当地像金先生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以新农合患者外地就医为例,2008年外流就医的患者达46.37%,到2015年则下降到30.62%。”
而在老百姓眼中,最直观的是区医院的“专家”多了,自然就愿意留在本地看病。据了解,托管至今,医院的高级职称专家从36人增加到134人,年门诊量从2008年的59.8万增加到2015年的125.2万人。
曾经做血透也要跑市区,百姓强基层呼声高涨
宁波北仑基层医疗面貌一新,源于各方的迫切要求。
医疗服务薄弱可以说是北仑区政府一直以来的心头之痛。上世纪80年代,宁波镇海县撤县划区,其中一块就是北仑区。新设的北仑区一穷二白,医疗机构更是只有镇一级的卫生院。之后,北仑区的经济增长很快,但医疗、教育等服务水平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
当时北仑区医疗服务薄弱到什么程度?顾国煜感概,北仑有不少外企、工厂、公司,老外高管也不少,但就是这么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全区连一台血透仪都没有,肾衰竭患者要做血透只能去宁波市区的少数几家医院,就医很不方便。
“2008年,北仑区政府找到浙大和我们,希望能帮助提高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顾国煜回忆,一开始双方商讨以协助管理、科室援建、进修培训等方式合作,但又觉得合作深度不够,最后一想干脆把区医院全面交给浙一托管,定下年度目标。
“从百姓到医院到政府,从基层到省级,大家都有共同的诉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顾国煜说,正由于各方诉求一致,全面托管的模式亦水到渠成。
2009年1月1日,北仑区人民医院正式交由浙大一院全面托管,经过7年多的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院等级从“二甲”提升到了“三乙”,科研、临床能力都大大提高。
浙大一院常驻北仑分院眼科专家为患者行白内障治疗手术
让老百姓家门口看名医,三级医疗模式再创新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2012年前后,北仑区人民医院托管的成效引起了业内的重视。
在深入调研后,浙江省委作出“双下沉、两提升”的重大决策。随后,2013年3月,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等领导到北仑区人民医院现场调研,给予了“北仑模式”高度评价。2013年6月,省政府根据“北仑模式”实践的具体措施出台了文件,肯定和认可了浙大一院与北仑区人民医院的改革和探索。
不过,浙大一院并未就此止步,其医改探索一直走在政策之前。在北仑区医院发展起来后,区医院还以此模式先后托管了梅山乡卫生院、大榭开发区医院,并与区内5家社区医院建立协作帮扶关系,真正实现了“大院带县院”、“县院带乡镇”、“乡镇带村庄”的三级医疗服务就诊模式。
“争取实现让90%的患者留在区域就诊!”顾国煜表示,所有的医改都是为了促使优质医疗资源的城乡流动、共享和辐射,带动最基层医院的高速发展,有效实现优质资源的二次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满足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