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该书是由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超声科主任杨高怡主编,从筹备、构思到完稿历时5年,积累相关病例3000多例,在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融汇了个人实践,将超声影像与结核病的基础和临床知识紧密结合,帮助读者提高结核病诊断与分析水平,也展示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中国约有1/3以上的人口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患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每年死亡人数近15万。而据2010年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无肺结核症状者占43.1%,27.7%的肺结核病例被漏诊,结核病诊疗的难度可见一斑。
“近10年来,超声医学发展迅速,尤其是超声造影及介入性超声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其在结核病的诊疗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杨高怡主任介绍,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浙江省结核病诊疗中心,除了浙江的患者,江西、安徽等地的疑难杂症病人都慕名而来,这为超声科致力于临床结核病超声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场,他分享了一个病例。江西19岁的少女小雅,乳房上长了硬块,她以为是小叶增生,后发现某天醒来大了很多,立刻就医。当地医院一查,发现是个拳头大小包块,病理化验结果是结核病,而且有向肺里长得趋势,所以建议最好切掉乳房。
小雅考虑到自己尚未婚孕,不愿切掉乳房,经医生推荐来到杨高怡主任这里就医,超声下发现硬块其实是结核病脓肿,杨高怡主任先用微创技术把脓抽出来,再用药物辅助。抽脓打药时,超声相当于“眼睛”,精准引导找到脓肿,共治疗6次后,小雅痊愈。

在《临床结核病超声诊断》一书中,还有近200例这样的经典案例,精选与绘制各种图片一千二百余幅,内容涉及全身各器官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解剖、病理、超声影像学表现及介入超声等知识。适用于超声科医师、介入科医师、感染科医师和临床相关科室医师,也可供医学院校研究生、高年资学生及进修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