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全国首个公立医院三甲线上院区——浙一互联网医院上线一周年之际,依托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同步全新上线了分级诊疗平台、国际病理会诊中心、国际影像会诊中心、护理学院、老年健康管理中心、慢病管理中心、处方审核与药物治疗管理中心七大医疗服务平台,首创互联网医院分院模式,推进分级诊疗。
浙一互联网医院七大平台上线启动仪式(摄影/章军)
2个月婴儿、93岁的老人“触网”看病
上线一年服务过10123名患者
“好,好,找到了,我点进去了,医生你看到我了吗?”93岁的谭爷爷笑呵呵地盯着手机屏幕。而身处医院的医生面前电脑屏幕上也出现了谭爷爷的笑脸。
家住杭州某社区的谭爷爷3年前在浙大一院被诊断为肝占位病变,手术治疗后虽然有所好转,但常常需要到医院复诊,这对年事已高的谭爷爷来说非常不便,直到他在医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尝试使用浙一互联网医院平台。谭爷爷说:“原来通过手机真的能看病啊!我今年已经93岁,最怕去医院,人太多,如今通过网络在家就能看病,还能直接把药寄到家里来。”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2月16日浙一互联网医院上线,已服务过10123名患者,接受了9774次名医线上问诊,5670次专科会诊,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全科门诊、肝病专科门诊和消化疾病专科门诊。服务对象有刚出生2个月的婴儿,也有耄耋老人,有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官兵,也有身在杭州社区却不方便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还有失联72小时的儿童……
他们享受了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捷,也见证了互联网+医疗创造的奇迹:
无论身在何处,只需要一部手机,动动手指,就可以与浙大一院名医专家“面对面”,享受远程门诊、线上付费、检查预约、住院床位预约、药物配送、慢病随访等服务。
浙大一院王伟林院长(摄影/章军)
升级上线七大“卫星”平台
助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分级诊疗平台 信息互通破双向转诊难点
浙大一院王伟林院长介绍,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都能在浙一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中被上级医院查阅,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
当基层患者达到转诊标准,可以在平台上“一键转诊”,浙大一院系统将自动为其优先安排床位。患者完成治疗要转回当地医院,也可通过“一键转诊”对接床位信息,实现无障碍的双向转诊。
● 国际病理会诊中心 患者拿着手机就能看病
“一家医院的手术技术高不高,关键要看病理诊断水平好不好。”王伟林院长表示,一直以来,病理远程会诊都是在医院与医院之间进行,患者如果想要会诊则需要去当时就诊的医院办理会诊手续,费时又费钱。
“浙一互联网医院将这种医院与医院之间关系变为患者与医院的关系,即使在家里,患者只要拿着手机提供有效证明,就可以完成远程会诊,甚至来自国外的医疗服务。”
●国际影像会诊中心 搭建国际亚专科会诊协作平台
随着医院之间的“云”连接,拿着一袋CT片到处找专家的时代正在发生变革。在浙一互联网医院问诊,浙大一院影像专家可以调取你在基层医院的影像资料,再给你权威诊断。
通过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传输,一个互联网+影像的闭环正在形成,不仅能拉近医患距离,最大化实现“以患者为中心”,还可以加深医生间的交流,搭建国际化会诊协作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完备切实的医疗方案。
●护理学院 让居家护理专业化
手术后出院了,但伤口还没完全长好,回家如何护理?孕妇的护理保健常识,是否能在家里“上课”获得?宝宝出生后,新手爸妈怎么快速进入状态?
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让远程居家护理成为可能。浙一互联网医院护理学院,为基层医院患者提供远程护理指导和护理会诊服务,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减少再入院率,降低医疗费用。
专家远程指导新手妈妈给婴儿做抚触
●老年健康管理中心 让“幸福医疗”走进老年患者家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医疗面临的又一难题,老年人存在多病共存、慢病多发、行动不便、反复就医等特性,因此,老年患者“看病难”问题更加突出。
浙一互联网医院老年病管理中心通过建立老年医疗保健群,让浙大一院老年病科医生、基层医院老年病科医生及老年病患者共同参与,为居家老年人及其照护者提供老年医疗知识的宣教、咨询和培训,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
●慢病管理中心 大数据实现24小时呼叫随访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慢病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向、新的突破。”王伟林院长解释说,“浙一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中心通过对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线上数据监控,提高慢病管理效率,最终达到更好的二级预防效果。”这样一来,偏远地区的患者再也不用舟车劳顿赶到医院了,在家就能监测管理。
●处方审核和药物治疗管理中心 保障用药安全
如何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又经济?王伟林院长告诉浙江在线记者,现在,借助云技术和网络就能实现电子处方审核,实时监测和预警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同时,还能对患者进行用药评估、用药整合和指导,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