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身二科主任马永春表示,随着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来自生活、工作的压力,以及先天基因中的易感性,都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冲击和考验,大多数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早醒、醒后再入睡难等。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马永春提醒,重视睡眠问题,一旦有持续性失眠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治疗。
失眠是个“小恶魔”
搞得生活一团糟
案例一
小婷,18岁女学生,和同学关系相处不好,考试前很容易焦虑,睡不着就躺在床上看手机,结果越看越睡不着,每天到凌晨2点以后才能睡,结果白天哈欠连天,无法集中注意力。
案例二
徐小姐,35岁女白领,从5年前就开始出现睡眠问题。“当时因为工作压力大,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最严重的时候整晚睡不着,感觉快要疯了。”徐女士很苦恼,她曾用过中药治疗,最初有用,但效果逐渐变差,于是开始服用西药,却因吃药后头晕又自己把药停了,所以失眠一直困扰着她。
案例三
小陈,28岁男职员,喜欢过夜生活,渐渐养成喝酒才能睡着的习惯,现在酒越喝越多,却只能睡3、4个小时,身体也越来越差,经常无精打采,白天上班没精神,工作效率低。
案例四
林女士,45岁家庭主妇,最近怀疑老公出轨,和老公大吵一架后,连续一周难以入睡,并且越来越焦虑,精神状态很糟糕。
重视睡眠问题
别把药物妖魔化
马永春告诉记者,失眠的发生不分年龄和性别,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生活琐事、人际关系、酒精摄入、工作压力等都有可能引起失眠。同时,失眠也会给人们的情绪、工作、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
“对学生来说,睡不好容易造成注意力下降,上课无法集中精神,记忆力和理解力都会受到影响;上班族则无法高效地完成工作,也难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马永春表示,如果长期受失眠“摧残”,不仅情绪易低落、易烦燥,还可能导致四肢麻木、皮肤暗淡、脱发、出虚汗等问题。
尽管失眠带来的危害引起不少“睡不着星人”的共鸣,但在治疗上,失眠患者却并不积极,往往出现拖延或中断等“绊脚石”。
马永春认为,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大多数人不把失眠当成一种疾病,也不能认识到失眠仅仅是冰山浮于水面的那一小部分,深藏于水面下的引发失眠的诱因,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很多人在失眠发生后,一般会首先考虑食疗、听音乐等简单的方式去促进睡眠,而不是去医院寻找医生的帮助,很大部分原因是来自对药物治疗的担忧和恐惧。”马永春说,门诊时也经常能听到患者咨询医生:服药会不会有副作用?会不会有药物依赖,戒不掉甚至越吃越多怎么办?
因为这样那样的纠结和担心,有些人在门诊配了药,回家想想害怕又不吃了,有些人是平时忍着不吃,实在睡不着时再去吃一颗,有些人吃了几天后感觉有些好转了,就自行减药或者停药了,还有些人把药吃完后不去复诊,直到再次失眠并且实在受不了,才再次走进医院。
“实际上,这些行为对治疗非常不利,也是极易出现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可能造成失眠持续时间的延长,甚至增加其它慢性病发生的可能性。”马永春说,其实药物本身并没有那么可怕,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恰好证明了药厂对药品负责的态度,副作用发生的概率也没有想象中的大,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在减量或者对症处理后消除。反而是患者对药物的各种担心,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和恐惧,增加了心理负担,更加重了失眠,“当患者真正相信,药是你的同盟军,药是来帮助你变回健康的自己时,才能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养好习惯很重要
不妨试试穴位按摩
想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马永春建议,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一般情况最好在晚上10点半上床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如有特殊情况可以按自己的生活规律适当调整,尽量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前几小时应该远离咖啡、浓茶、香烟等能让人兴奋的东西,也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在床上不做任何与睡眠无关的事情,不在床上看书、读报、看手机等;
此外,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如果出现入睡困难,可以做些放松训练,借助放松音乐,或者心里默念引导词进入放松状态,有助入睡。
关于失眠的治疗除了常规中西医药物之外,还可以采用自我穴位按摩的方法。穴位按摩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可以辅助常规治疗,改善睡眠质量,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以下穴位进行自我按摩能够提睡眠质量。

1.百会穴
【定位】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简易取穴: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不仅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还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刺激该穴,可以有效的调剂脑部气血,疏通头部经络,恢复大脑功能。
【操作】按摩:用手掌或指腹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

2.印堂穴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功效】印堂为经外奇穴。功效明目通鼻,宁心安神。印堂穴主治头面和神志疾病,如头痛、眩晕、鼻炎、失眠、健忘等。
【操作】按摩:中指的指腹置于眉中心印堂穴处,用指腹揉按穴位,用力适度,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大约5分钟。也可用一手的拇指、食指捏起两眉间的皮肤稍向上拉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提拉50~100次。

3.关元穴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穴位取法:耻骨和肚脐连线由下向上2/5处。
【功效】关元穴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补肾培元、温阳固脱、补气回阳的功效。关元穴是人体的强壮要穴,对这个穴位进行针刺或者艾灸、按摩,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同时还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操作】揉法: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局部有酸胀感即可,按摩至有热感。关元穴也可用艾条灸或者艾灸盒灸。

4.神门穴
【定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效】神门穴是心经上的重要穴位,功效益心安神,通经活络。神门穴为治精神疾病和心脏疾病的要穴,主治心烦、失眠、健忘、痴呆、神经衰弱等。
【操作】按摩:拇指指腹置于神门穴上,稍加压力,有酸胀感,每次按揉5分钟,每日2-3次。

5.太溪穴
【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太溪穴是肾经上的重要穴位,功效滋阴安神、益肾强腰,足少阴肾经脉“络心”,交接于手厥阴心包经,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元神之府,故取太溪穴治疗神志病。
【操作】按摩:拇指指腹置于太溪穴上,稍加压力,酸胀感明显,每次按揉5分钟,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