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马,温州人,当天上午和同事到杭州办事,但在高速上车子失控冲出了护栏。“唉,老马坐在最后一排,没系安全带,出事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往前冲了。”同事告诉医生,前座的座椅刚好撞击到马先生的腹部,随后人就被卡住了,被救出的时候还能站立,但过了半小时,腹部疼痛得不行,胸口也越来越闷。
在确诊为“外伤性脾脏破裂”导致失血性休克后,值班医生谢达飞医生请示普外科王国良主任“立即手术”,随后医院立即为马先生开通了绿色通道,不到半小时就被送进了手术室。

术中发现,马先生不但脾脏呈粉碎性破裂,胰脏、胃、后腹膜等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腹内出血量达2000毫升,医生们对其进行脾脏切除,并严密止血。所幸,手术非常顺利。

术后的马先生恢复良好,3月14日就出院了。当天,他的妻子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医务人员的悉心照顾。不过在此也提醒大家,乘车时不管前后座都要系安全带。
丈夫推了妻子一把,竟致其脾脏破裂……
“可能有人觉得,车祸造成腹部大出血很正常。但其实,跌倒、撞击,甚至剧烈活动都能导致脾脏破裂。”浙江医院普外科王国良主任临床中接触到的脾脏破裂虽多见于有外伤史的患者,但“外伤”往往不是车祸,他曾经碰到过一对年轻夫妻吵架,丈夫火气一上来推了妻子一把,结果妻子不小心撞到桌角,送医一看——脾脏破裂。

脾脏在身体中的位置处于左侧肋骨下方,血供丰富,关键是它的质地和豆腐一样,比肝脏还要脆弱,很容易破裂而导致大出血。咳嗽、打喷嚏、突然的体位改变等,也有可能会使已经有问题的脾脏发生破裂。
一般来说,脾脏破裂分急性和迟发性两种。其中,急性脾破裂患者大多出血量大而快,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大汗、口渴、腹痛、心慌、呼吸急促、四肢湿冷都是短时间内可表现出来的症状;而迟发性脾破裂,一开始往往出血量少而慢,有些人受伤时腹部会有所疼痛,过后就明显缓解甚至消失,但有些人则会持续性轻微腹痛,因此容易被忽略,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
“一旦大出血就会有生命危险!”王国良主任提醒,有外伤史且伴有腹痛的患者都应该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