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元防病减少55元支出!疫苗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

浙江在线-健康网4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含露 通讯员 任少凡 江歆)今天是第31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接种疫苗,共建健康中国”。
今天上午,由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杭州市卫生计生委、余杭区卫计局主办的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暨浙江省预防接种媒体沟通会在杭州市余杭区举办。
每投入1元,可节省55元因麻疹产生的经济负担
免疫预防接种,俗称“打预防针”,它是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目前,除一些法定传染病的疫苗正在使用或研制之外,艾滋病疫苗、幽门螺杆菌疫苗等一大批新型疫苗也在研发中。
“预防接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徐润龙副主任表示。
拿麻疹疫苗为例,浙江省麻疹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达1:55,即每投入1元可节省55元因麻疹发病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而成本效果比为86元/例(发病)和4707元/例(死亡),即每投入86元即可减少1例麻疹发病,每投入4707元即可减少1例麻疹死亡。
而从1978年实施免疫计划以来,浙江省平均每年减少传染病发病超过10万人,每年减少死亡6000余人。
其中,脊髓灰质炎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浙江自上世纪60年代起使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1992年以来未发现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2000年经过WHO确认成功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
但一定程度上,预防接种工作推进地越好,老百姓对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却有所淡化。徐润龙指出,免疫规划不但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更需要儿童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免疫规划工作没有终点,而免疫规划也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
去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出台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11月浙江省也召开浙江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制定的《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中提到“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加强青少年预防接种工作”。
在今天的活动现场设有游园活动,吸引了不少家长和孩子前来参观、游戏,意在将预防接种知识融入其中。此外,省、市免疫规划专家接受了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咨询,并提供免费测血压、测血糖,以及进行简单的儿童体检等。
一类疫苗比二类更重要?
疫苗可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对第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并不是第二类疫苗不需要接种。”浙江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谢淑云介绍,第一类疫苗与第二类疫苗是相对的,由于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疫苗的供应等多种原因,第二类疫苗暂时实行自费接种,随着条件的成熟,许多第二类疫苗也将被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比如自2008年起,由政府“买单”所有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一类疫苗),已从之前的4苗防6病,增加到14种疫苗预防15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就在今年,贯彻实施2016年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浙江省第二类疫苗的招标采购和供应模式发生了转变,以往第二类疫苗采用省政府采购中心集中招标采购,通过省-市-县-接种单位逐级调拨的主渠道供应模式,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统一管理,转变为在集中招标后,由县级疾控中心直接通过浙江省第二类疫苗采购交易平台(政府采购云平台)带量采购,由疫苗生产企业直接或委托具备冷链储存、运输条件的企业配送将疫苗配送到县级疾控中心,省、市两级疾控中心不再采购、配送第二类疫苗。
谢淑云透露,浙江省第二类疫苗采购交易平台已于4月17日正式上线,该平台建设在政采云平台上,由浙江省财政厅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以第二类疫苗采购电子化交易和管理为重点,实现网上交易、网上监管和网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云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