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之路

美媒:亚裔学生易抑郁 家人多忽视精神健康

2016-01-25 来源:121健康网
   据美国侨报网报道,哈佛大学校报《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20日刊登该校4名亚裔学生合著文章。作者们在文中表示,作为哈佛校园的亚裔学生,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了压力和精神疾病在他们自己和同伴身上呈现。他们注意到了近年来有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那就是亚裔青少年自杀的消息越来越多。
  
  对于来自于东亚移民家庭的许多学生来说,假日里的家庭聚餐并不像是一种庆典,反而给了父母一个八卦年轻一代的好机会。他们会尽情比较谁家的孩子更加优秀,这使得自己孩子的任何缺点都不容原谅。不管是在外社交,还是家庭内部讨论,关于上大学和高分的话题永不停歇,但却很少有与孩子情绪缺陷相关的讨论。这种对完美的过分追求使得孩子很难展现出内心的不安定,包括情绪斗争甚至精神疾病。
  
  在南亚移民家庭中,对于精神健康的忽视现象同样普遍。该校学生萨拉•苏拉尼(Sara Surani)记得有一次她在家中提到了“抑郁症”,家人却回复说:“你觉得你抑郁了?不,你只是没睡好觉,你只是累了。”
  
  “焦虑?噢,不。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足够努力,所以你才担心。你继续努力的话会变好的。”
  
  苏拉尼说,她听到过一些关于自杀的故事。然而,如此令人震惊的故事换来的却是流言蜚语。许多人都表示这种事情只会给家人和族群蒙羞。
  
  在亚洲移民家庭中,患有精神疾病似乎就等于是耻辱。这在各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中有着深深的烙印。在中文中,精神疾病与表示神经错乱的“神经病”是同义词。在韩国,为了保全家族荣耀会隔离家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而且“精神病人”也是一个侮辱性词汇。在印度,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自杀”都与“自作乐”谐音,因为社会普遍认为自杀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这种文化气氛常使得学生能以获得来自家人的支持,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亚裔精神疾病患者增多了。有研究表明,亚裔学生比白人学生更容易感到抑郁,但亚裔却又是最不愿意寻求精神健康援助的人群。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