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减肥一族都懂的
国家规定,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四种营养成分和能量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其中,这四种营养成分即核心营养素,指的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现就读于南京某大学的赵同学是一个减肥狂人,她告诉记者,自己每次去超市买吃的都会关注外包装营养成分表上的能量值、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指标。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上就是含糖量。
甜品、饮料是“含糖大户”,也是需要减肥的人的“毒药”。举个例子,一罐330ml的可乐里,碳水化合物(含糖量)是35克,能量是594kJ,因为不含蛋白质和脂肪,所以能量值全部来自糖(35g),这些热量需要你散步一个小时才能消耗。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对身体不好,这一点不言自明。它们不仅会导致身体肥胖,还是高血糖、高血压等很多疾病的元凶。因此,日常饮食中,出于健康的考虑,我们应当尽量选择低糖低脂食品。
判断奶制品好坏的标准: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是判断奶制品好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虽然2010年3月出台的生鲜牛乳国家标准将蛋白质含量的下限从2.95g/100g降低到了2.8g/100g引起许多争议,但几乎所有的大品牌牛奶蛋白质含量均高于3.0g/100g。
以酸奶为例,酸奶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酸奶营养价值的高低。一般而言,蛋白质含量越高,酸奶的品质越好。市场上所售的大多数酸奶产品,蛋白质含量在2.3%到3%之间,即每100克酸奶含有蛋白质2.3克到3克。每100克酸奶中含有2.3克蛋白质是国家标准最低限,而最高可以达到5克以上。
优选钠含量相对较低的食品
一般来说,蜜饯果脯、方便面、榨菜、腊肠等食品是钠含量较高的食品。如果要买,请尽量在同类食品中选择钠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