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在2013年自称20年不喝自来水而备受社会关注的李复兴、赵飞虹夫妇再次成为焦点。3月15日,汇集30年的研究成果,他们发布了“2015中国优水地图”和“饮用水指数N1”。
李复兴教授表示,尽管不像空气质量问题一样“看得见,嗅得着”,但饮水安全与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2014年11月—2015年1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中国水安全公益基金历时3个月对全国29个大中城市的居民饮用水水质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14个城市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合格。基于目前中国的饮水质量问题,赵飞虹教授表示:“国人是时候关注饮水健康问题了。”
李复兴教授和赵飞虹教授同为我国饮用水专家,此次发布的“2015中国优水地图”和“饮用水指数N1”是他们潜心研究30年,行走数万公里,探访数百水源地,搜集数万数据而得到的研究成果。
饮用水指数NI不是拍脑门制定的,李复兴教授介绍说,“N1”是取自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准则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氮的综合指数(nitrate+nitrite),英文字母字头“N”。WHO饮用水准则中规定,综合指数必须小于1才为安全合格的饮用水,大于1则为不合格的饮用水。所以,“1”是安全水与污染水的分界值,因此定为“N1”。另外,N1与其他许多污染指标呈现出相关的关系,N1一旦超标,与其相关的污染指标也会超标;反之,N1若小于1,其他的污染指标也会相应降低。
赵飞虹教授表示,大量的数据调研发现,自然界中天然优质矿泉水和天然山泉水等天然优质好水的硝酸盐氮总量均小于0.5,因此,饮用水质数N1小于0.5作为好水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也有天然矿泉水硝酸盐氮总量接近“0”的报道。在上述基础上,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提出将“N1”作为饮用水的指数,并绘制了中国优水地图。
中国优水地图在本质上阐释了中国版图上天然优质矿泉水和天然山泉水等天然优质好水水源地的硝酸盐氮总量以及其覆盖区域的生态特征,其中很多也是目前瓶装水水源地所在。饮用水安全和健康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我国著名水文地质学家、国务院资深参事王秉忱教授表示:“饮用水指数N1的发布意义不亚于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