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在50~100次之间,在此范围之外则为心律失常。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心脏疾病的脉象表现:
心房颤动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分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性(慢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时,脉搏不齐,强弱不等,快慢不一,与正常脉搏搏动有较大区别;持续性(慢性)心房颤动时,脉搏在一段时间内跳动次数增快,间或有不齐现象。
窦房结功能不全
是指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的窦房结起搏功能和窦房传导障碍,导致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不全的人,起搏功能障碍,表现在脉搏上则为运动时心率只有小幅增加,一般只比休息时跳动次数多10次左右。
心脏早搏
即为心脏的过早搏动,多见于室性和房性。诊脉时,可发现间歇脉搏缺如,在规律的脉搏跳动中出现提早的搏动,之后有一段较长的间歇。总体来看,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减少。
另外,通过把脉还可以反映血压的一些变化。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多为弦脉,经脉紧张;两侧肢体脉搏跳动的强度显著不同时,则可能是一侧动脉狭窄。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好每周进行一次诊脉。当然,以上现象只能作为初诊的参考,具体是何种疾病,还需到医院进一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