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化大米尚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食物强化工作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后起步并逐步发展。1986年颁布,1994年、1996年两次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是中国进行食物强化的基础法规,其中详细规定了营养素种类、品种、使用范围、每公斤使用量等。2012年,卫生部修订并颁布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目前,我国强化食品涉及调味品、谷类及制品、乳类及制品、油脂类、饮料类等。除调味品中的加碘盐为国家强制性食物强化外,其他食物强化都为企业自愿性强化,包括已较大规模推广的铁强化酱油、强化面粉、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也包括纯企业行为的商业强化食品,如维生素饮料、加钙加铁加锌饼干、汤料调味品、营养糖果等。
强化大米在我国市场上尚未广泛推开,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我国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了大米强化中允许使用的营养素(见表)。
●其他各国
加拿大
加拿大《食品药品法》规定,如果食品标签标注为强化大米,大米中就必须强化维生素B1、维生素B6、尼克酸、叶酸、泛酸和铁。
哥斯达黎加
哥斯达黎加2001年出台大米强化的强制性法规(#30031-S)。不同于菲律宾,哥斯达黎加销售的大米中大部分都遵从于该标准,仅有5%—20%的销售大米由于缺乏严格的法规或检测方法而没有被强化或者低于强化最小剂量。大米中强化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尼克酸、叶酸、铁。
巴西
巴西开展的维生素A强化大米的生物学实验证明,强化大米有助于提高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
印尼
印尼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因而也在尝试开展维生素A强化大米的市场销售的可行性研究。印尼采用大米挤压技术,将维生素A强化后的大米粉重新挤压成为与当地大米形状大小相似的“营养粒”,最终混入普通大米中,形成强化大米产品。产品被称为“Beras VitA”。
泰国
在美国国际开发署支持下,泰国实施了大米强化赖氨酸、苏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和铁项目,探索强化大米的生产、加工、营销、仓储,加工企业的态度、费用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旨在消除推动强化大米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