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给我们的表面感觉是咸。氯化钠中的钠元素是我们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化学元素。它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内,调节体内水分,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人体需要的钠,主要从食物和饮水中来,食盐、酱油、味精、酱和酱菜、腌制食品等都可以提供较多的钠,肉类和蔬菜也可以提供少部分的钠。成人正常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毫克,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毫克,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毫克左右。因此,实际在每天食物的基础上,摄入3克食盐就基本上达到人体钠的需要。由于人们的膳食习惯和口味的喜爱,盐的摄入量都远远超过3克的水平。
食盐是我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提倡每日减少食用的食品,加硒盐、加锌盐……曾经,这些营养盐悄然兴起。不过,根据原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我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中提倡减少食用的食品不宜作为强化的载体,也就是说,食盐中将不再允许添加除碘之外的营养强化剂。
人们都知道少吃盐的好处,所以很多人在做菜的时候都有意少放些盐,但是却忽略了我们周围的食物中有很多是含盐量高的“隐形杀手”。
一是速食类食品,如方便面、比萨、汉堡、油条、面条、早餐麦片、豆腐丝、素鸡、包子馒头等等。发面用的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加入到速食、快餐类食物中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但是却在无形中增加了身体中盐的摄入。同时,火腿、香肠、腌肉、扒鸡、午餐肉、松花蛋、肉松等加工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已经浸入了大量的盐,所以此类食物都含有高盐。
二是零食,零食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因为有些人认为没有咸味就不含盐,不会把甜味食物与高盐联系到一起。比如饼干、蛋糕、点心、冰淇淋、奶酪等,这些食品的生产工艺需要加入含钠的辅料,如发酵粉(碳酸氢钠),和功能性的添加剂,如调节酸味的柠檬酸钠、防腐用的苯甲酸钠等。同时,零食中的鱿鱼丝、牛肉干、海苔、薯片、瓜子、蜜饯等食物味道本身偏咸,可见其中含有盐分不在少数。
三是调味品类,包括酱油、醋、味精、鸡精、蚝油、豆瓣酱、辣酱、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盐。比如酱油,每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食盐,所以做菜时放了以上这些调味品是,就更要减少放入食盐的量。
连天然食物中都含有钠,包括肉类、鱼类、虾贝等水产品。许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紫菜,也都含有天然的盐。所以,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少吃高盐食物,做到对每天每餐的食盐量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够合理饮食,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