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社区药品报销新增224种 职工报销比例增加20%

2014-11-04 来源:121健康网

[导读]市人力社保局协调市财政局、市卫生局等五大部门,在听取社区卫生机构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区卫生机构职能、百姓需求等因素,将常见病、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的224种药品“集体下放”到社区。

社区药品报销新增224种 职工报销比例增加20%

资料图

10月1日起,一些常见病、慢性病不能在社区报销,每次开药都要到大医院挂号排队的问题将被缓解。市人力社保局协调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食药局、市医改办等五大部门,在听取社区卫生机构、医药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社区卫生机构职能、百姓需求、用药安全等因素,将常见病、慢性病、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的224种药品“集体下放”到社区,纳入社区医保报销范围。

从10月1日起,本市扩大社区卫生用药报销范围,将氨氯地平、二甲双胍等224种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药品,纳入北京市社区药品医保报销范围。今后,居民要开这些医保药品,无需再到大医院排队。

增加种类

社区医保药品增至1435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发布《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卫生用药报销范围》调整通知,将大医院诊断明确、患者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的224种药品,纳入社区报销范围,共新增药品224种,至此本市医保社区药品报销范围由原来的1211种增加到1435种。

据了解,新增药品主要是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老年病的药品,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非那雄胺、氯吡格雷等,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骨关节炎、支气管炎、前列腺疾病等疾病。以前这些药物在社区医院只能自费,不能报销。新版社区用药目录实施后,老百姓将能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上这些常用慢性病药品,无需再到大医院“排队开药”。

目前本市执行社区药品报销范围的定点医疗机构有1200余家,其中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站,共900余家。在对现有的医疗保险药品信息系统更新完善、对12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维护后,新版社区药品范围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执行。

报销比例

职工社区报销比例增加20%

目前,按照本市医保政策规定,城镇在职职工、70岁以下退休人员在非社区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报销比例分别为70%和85%,而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报销比例则为90%。此次社区用药报销范围调整后,在职职工在社区就医使用上述新增224种药品的报销比例将由70%提高到90%;70岁以下退休人员报销比例也将由85%提高到90%。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蒋继元介绍,经初步估算,实行224种医保药品下放社区政策之后,每年医保基金将多支出2亿元人民币。

同时,缬沙坦、非诺贝特等21种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常用药品,在大医院使用需要“个人先行负担10%费用”,此次不仅纳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报销范围,在社区使用还取消了“个人先行负担10%费用”的规定。此外,社区常用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价格比大医院明显降低。因此,百姓在社区就医的医药费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仅职工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每年递增超过10万人。由于老年人体弱多病,医疗费用明显高于在职职工,并且在社区就诊的比重较高。

违规拿药

试点医保信息互联互通

社区用药目录扩容之后,如何避免违规多拿药的行为?对此,市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局表示,将加强医保报销的监管。对于参保人员倒卖药品的行为,查实后将暂停其社保卡的使用资格。

市人社局表示,社区用药目录的调整出台,是本市医保惠民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更加方便了老年人在社区就近用药就医。近年来,随着本市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伴随着老年疾病多发和人员就医的特点,退休人员医保基金支出明显增加。同时,也出现了社会上少数人员利用便民措施,违规开药牟利,给基金造成损失,也损害了广大参保人员的利益。

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市人社部门依托“北京市医疗保险审核结算系统”,实现了对参保人员个人门诊费用的监控审核。区县经办机构根据信息系统提示的参保人员每日的“就医频次”和“费用累计”,对异常数据做到每笔必查、每天必结、违规必究,对违规人员重点监控、跟踪管理。对发现存在超常规大量开药、社保卡转借他人获利等违规现象的参保人员,暂时停止社会保障卡使用,改为现金就医。

下一步,市人社局也将加大对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的监控,利用信息和科技手段,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检查及处理力度。同时,探索参保人员就诊信息在不同医院间共享,减少和避免重复开药,维护基金安全。

现场探访

社区医院药品少 患者抱怨——

每月为开一种药跑一趟大医院

昨日上午11点,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全科门诊3诊室外,65岁的李大妈正在候诊,她家就住在医院附近的安慧里小区。“走十来分钟就到,特方便。”老人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大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是这里十多年的老病号了,每个月都要到社区医院开药。但让老人感到有些不方便的是,社区医院不能解决她的全部吃药问题。原来李大妈总共要吃5种药,其中有4种能在社区医院里开,因为能报销。但有1种降糖药——二甲双胍,社区医院也有,可是不能报销,药费全自付,对此老人当然不能接受。于是李大妈不得不每个月从亚运村跑一趟安贞医院,专门为开二甲双胍。“离我家最近的大医院跑一趟来回也得花上大半天时间啊。”老人一提起这个就皱起眉头,“挂号早去,否则挂不上号,看病、缴费、拿药都要排长队。”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很多市民都反映社区医保报销药品少的问题。大医院医生开了治疗方案,患者很难回到社区医院继续吃药治疗,因为有些药品在大医院能医保报销,在社区医院就改成“自费”身份。据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调查,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四慢病常用药方面,社区医院与大医院相差29种药。

对此市人力社保局解释,由于社区医疗机构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而一些药品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水平才能用,本着对参保人员负责的原则,所以专门建立了比大医院目录范围小的社区药品目录。

而对于市民反映的有些常见病、慢性病不能在社区报销,每次开药都要到大医院挂号排队,非常不方便的问题,10月1日后新增的220余种社区报销药品就能解决不少市民的困难。李大妈最需要的二甲双胍就在新增药品中,她再也不用为开药每月挤一次大医院了。文/本报记者赵新培

释疑

社区医院或将收取医事服务费

国家指导价10元左右 北京价格正测算

北青报:社区医保药品目录扩大将对社区医院带来哪些影响?

市卫生局:社区医院就诊人数估计将明显增加,社区医务人员工作量也将随之而增加。目前北京有医疗机构1920多家,分为医院(三级、二级、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门诊部等四类。其中,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医保大目录,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门诊部使用社区药品目录,此次社区药品目录调整涉及后两者共1200多家机构,占北京市医疗机构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北青报:社区医院都做了哪些准备,新增药品是否都已到位?

市卫生局: 目前,社区医保新增药品还在采购、配送当中,全市1200多家社区医院全部配送到位,还需要一段时间。

为应对社区医院工作将发生的变化,市卫生局已经对社区医院全科医生、药房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增药品性能的认知,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还要开展药品安全使用督导工作,及时了解医保新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快予以规范和解决。

北青报:市医改办还将采取哪些措施提升社区医院服务能力?

市医改办:为调动社区医生工作积极性,市医改办正在调研,计划在社区医院实行收取“医事服务费”或叫“一般诊疗费”,究竟叫什么名字、收费价格是多少,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方案。今后,本市的一、二、三级医院都将陆续实行医药分开,取消挂号费,改收医事服务费。在社区医院,这个费用会比现在的挂号费高,国家指导价格大约每人次10元左右,北京的价格应该和这个差不多,具体费用还在测算当中。

北青报:社区医院已经实行零差率销售了,如果改收医事服务费会不会增加患者负担?

市医改办:目前社区医院还有部分是非零差率销售的药品。另外还牵扯到医保报销政策如何制定,使患者经济负担不会大幅增加。具体何时实施,现在还不好说。

北青报:扩大社区医保药物目录对医保基金将有哪些影响?

市人力社保局:老百姓看病经济负担减轻了,医保负担肯定增加了。经过我们初步测算,医保基金每年预计将多支出2亿元人民币。目前北京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今年上半年基金运行平稳,基金安全没有问题。

北青报:社区医保药品目录扩容后,如何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市食药局:为使广大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这项优惠政策,确保居民拿到手的每一粒药都有质量保证,市食药局对社区新增医保药品实行全覆盖抽检制度,将社区医院新增医保药品纳入市食药局的药品追溯系统,确保药品供货系统合法清晰,票据可查。同时要求药品生产企业要实行电子监管码的管理制度,对全部药品实行电子监管。另外,把新增药品纳入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专项监测范围。文/本报记者赵新培

新闻背景

历时两年确定新增社区药品报销目录

扩大社区用药医保目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北青报记者昨天了解到,此次社区医院新增的224种医保报销药品,是经过相关部门和医学专家调研论证了两年才得以确定的。

据了解,市人力社保局在本市管理的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分为医院目录和社区目录。医院目录适用于医保各级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报销药品2510种,又称为大目录;社区目录适用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报销药品1211种。大目录定期进行调整,第一版2001年出台,2004年、2009年国家相继出台第二版和第三版目录后,各省市都进行了相应调整。每次调整,北京都要相应地对社区药品目录进行调整。

近年来社区卫生机构医疗技术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加大,百姓到社区就医意愿不断增强。但部分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的药品,只能在大医院开药才能报销,社区居民为此又回流到大医院。因此,参保人员强烈希望进一步增加医保社区药品目录报销品种,把部分在大医院才能报销的药品“下放”到社区。

自2011年8月起,市人保局会同相关部门,按照确定的社区用药目录调整原则、内容,组织进行了社区药品目录调研工作。市人力社保局组成了社区目录调整工作小组,由局纪检监察处派人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通过下基层、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了社区卫生机构和医药专家的意见建议,了解社区机构和群众用药需求。

由于药品管理专业性强,市人力社保局组织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先后4次请大医院、社区药学专家和临床专家,特别是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生,对相关药品逐一筛查和论证,确定调整范围和品种。在工作期间实行封闭办公,专家从医疗保险专家库内提取,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目录调整,保证了目录调整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

最终,社区药品目录得以扩容。在保持社区药品目录相对连续与稳定的基础上,新的社区目录重点增加了治疗八类常见病、慢性病、老年病的药品,特别是大医院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品。

像氯吡格雷这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虽然临床价格高,对医保基金承受压力大,但人保局本着“将方便留给百姓,将困难留给自己”的原则,此次将其纳入社区药品目录,方便了参保群众社区就医用药。又如紫杉醇注射剂,这是一种治疗乳腺、卵巢癌等病症的化疗药物,虽然目前使用的范围不小,但考虑到此类药品副作用大,使用后需要医院随时监测,一旦出现反应还要进行辅助治疗,社区医院的抢救措施还无法到位,所以像化疗类药品此次并未放入社区目录。

社区药品报销新增224种 职工报销比例增加20%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