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牛奶送人类进癌症坟墓 专家辟谣称不影响健康

2014-11-02 来源:121健康网

[摘要]传言称牛奶中的IGF-1易致癌;同时,牛奶还能导致骨质疏松以及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概率。这个流言可信吗?

牛奶送人类进癌症坟墓 专家辟谣称不影响健康

“网闻”回放

最近,一篇声称“牛奶送人类进癌症坟墓”的文章在网上大量转发。该文章称,奶牛靠打高剂量的激素产奶,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牛奶中的IGF-1易致癌;同时,牛奶还能导致骨质疏松以及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概率。

这个流言可信吗?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顾中一。

记者:“奶牛靠打激素产奶”说法真实吗?若真有这回事儿,打的是什么激素?

顾中一:作为哺乳动物,奶牛在产下小牛后会分泌乳汁,所以不需要打激素,对奶牛人工授精从而不断让他们怀孕就是了。若真的打激素产奶的话,可能会给奶牛打的是生长激素。具体而言,一般是“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奶牛的产奶量因此会大概增加百分之十几。目前,这种激素美国使用得比较多,国内是禁用的。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均认为,使用了“重组牛生长激素”的牛奶是安全的。

记者:网上有人称,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在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较低。人们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产奶后,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IGF-1是什么?是否真能致癌?

顾中一:IGF-1全称是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癌症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否“致癌”还有争议。正常使用rbGH后的奶牛所产出的牛奶,IGF-1平均增加幅度很小。IGF-1在加热、消化后也不具备生物学活性。因此,牛奶中的IGF-1对于人体不构成健康威胁。

记者:喝牛奶是否会导致骨质疏松?会增加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吗?

顾中一:理性判断该不该吃某种食物、具体该吃多少,归根结底在于成本收益分析。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很多,营养中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骨质的影响最重要。营养学界一般建议每日钙摄入量800mg。不食用乳制品、不吃钙片的人,一般从饮食中也能获得300mg,而喝牛奶能保证获得更多的钙。有大量研究证实,牛奶是补钙的有效手段,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很有帮助。至于有些人说喝奶多的欧美人骨质疏松症高发,可能是因为身材高大的人本来就容易骨折。同人种的研究证实,喝奶有助于降低骨折风险。此外,牛奶还有补充蛋白质、降低尿酸等诸多好处。

但是,我们应该提倡均衡饮食。长期过量摄入牛奶(750ml以上)可能导致饱和脂肪、钙、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多,减少对于神经系统的抗氧化作用,从而增加前列腺癌、帕金森病的风险。因此,美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应喝3杯牛奶;哈佛大学对于牛奶的推荐量更少,只有1到2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日饮奶300g,有条件的可喝到500g。

记者:类似“牛奶致癌”的说法在2006年和2010年都曾大肆流传过,这种流言为什么会再三流传于网络?

顾中一:有些流言本身也来自部分学者的观点,加上危言耸听的观点更容易被传播,自然流传深远。但是,科学观点还是得相信主流科学界和权威机构。加上国外一些人群由于饮食习惯对于乳制品摄入过多(不少人每天有2升奶的摄入量),钙、饱和脂肪、各种激素积少成多,自然会产生副作用,其中就包括促进前列腺癌,所以喝奶应适量。此外,“牛奶致癌”的观点符合环保主义者、素食、食品安全不信任人群的心理预期。

牛奶送人类进癌症坟墓 专家辟谣称不影响健康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