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二胎是个“奢侈品” 并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

2014-10-30 来源:121健康网

[摘要]新加坡《联合早报》:二胎是个奢侈品,生还是不生?在过去的一周里,这恐怕是不少中国家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二胎是个“奢侈品” 并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

根据新政策,上海40多万个家庭具有生二胎资格。但新的证据显示,上海父母似乎另有考虑。

某网站对1200位上海居民实施的调查发现,70%的接受调查者不想要二胎。其中,24%的人明确表示只要一个孩子,46%的人表示“可能”会只要一个孩子。

抚养孩子的成本似乎是让人们犹豫的主要原因。养育一个孩子的负担已经够重了,抚养两个孩子超过了多数家庭的经济能力。

据粗略估算,在上海将一个孩子从出生供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100万元人民币。一个普通上海家庭每月用于孩子上幼儿园的支出为3000元,参加英语或艺术培训班的支出为2000元。孩子的教育费用占到一个家庭月收入的一半。

一些头胎为儿子的年轻夫妇更担心二胎还是男孩。上海人认为,养活男孩的成本远远高于养活女孩,因为等孩子长大结婚时,得承担为他们买房的负担。

影响家庭再生孩子的日常生活压力对政策规划者来说不是好消息,他们希望放宽独生子女政策能帮助缓解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影响。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该市60岁及以上老人在2011年到2015年间可能增加100万人。

【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23日报道】题:单独二胎艰难的选择题

二胎是个奢侈品,生还是不生?在过去的一周里,这恐怕是不少中国家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在民众等待多年之后,中国“单独二胎”政策的正式落地,的确让不少想再生一个孩子的“单独”家庭为之雀跃。“一个太少,两个正好”———这句俗话中展现出的生活愿景,终于可以在部分中国家庭里光明正大地实现。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已经积累了近一亿的独生子女,这也意味着符合新政条件的家庭将以千万计。不过,政策是放开了,是否要享受这一权利,相当一部分家庭也许还要再斟酌一番。

随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转变,中国民众生二胎的积极性已大不如前,而且添丁不仅仅是“添双筷子”,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水涨船高,二胎显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得起。

“生”相对容易得多,“育”则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中国网络上流传的一笔细账显示,在北京、上海与广州等一线城市,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需要耗费2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据官方数据,去年北京职工的平均月收入为5223元。

当然,两个孩子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只生一个好”的计生政策下,不只是父母心疼子女太孤单,独生子女这一庞大群体的性格特征也为人关注。美国《科学》杂志刊登的一份调查报告称,1979年后出生的中国独生子女“互信程度较低、更倾向于规避风险、情绪上更为悲观”。报告称,这将对中国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空巢老人缺少精神关爱,则是“一胎政策”下的衍生课题。家庭养老一向是中国人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父辈们逐渐迈入老年,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然在面临赡养老人的压力,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些独生子女无力也无暇照顾老人,已是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不论对于家庭个体,还是对于整个国家,迎接二胎的到来都将是一个考验。经过多年的反复讨论,中国谨慎并适度地走出了这一步,但同样的,当局未来也将面临人口增多带来的上学难、就业难等问题。

“单独二胎”真的来了,面对“生还是不生”这道选择题,更多犹豫中的家庭也许抱着“弃之可惜”的想法。不过,允许“单独”家庭生育二胎,而无需再为此缴纳高额罚款,这显然是中国民众企盼已久的“福利”,正如一名中国网民言下所透露出来的心态———“让生当然生,不生白不生”。

二胎是个“奢侈品” 并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