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首份清真食品安全报告发布 目前发展层次低

2014-10-30 来源:121健康网

[摘要]我国首份《清真饮食与食品安全研究报告》日前在北京发布,报告称我国清真产业近年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12多万户,但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

首份清真食品安全报告发布 目前发展层次低

我国首份《清真饮食与食品安全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北京发布,报告称我国清真产业近年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12多万户,但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亟待升级转型,走向国际市场。

“假清真”危害行业发展

该报告由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马明良攥写,并在首届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论坛上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穆斯林人口达16亿,再加上非穆斯林消费群体,全球清真产品的消费者不少于20亿,清真食品和用品的市场值达2万亿美元。目前,我国清真食品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食品门类,现有传统清真菜肴约5000种,小吃近千种。我国2400多个县市中,近98%的市县都有清真食品、用品生产企业,饮食、副食、食品经营户12多万户,清真产业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但马明良也表示,从总体上看,目前清真食品生产企业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食品加工和包装业,无论是规模、效率还是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与全国食品行业相比差距较大,与国内先进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更是相去甚远。清真食品企业要想大发展,就必然打造经营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让清真食品成为高档食品的象征,通过培育品牌,来发展和壮大中国清真食品产业。

另外,清真产业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加大企业新产品研发费用投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帮助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产、学、研联盟和技术研发中心,追踪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

他也特别指出,由于清真饮食美誉度高,消费者多,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大,一些见利忘义之徒受利益驱动,打着“清真”的招牌,在从事假清真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造成了和正在造成极大社会危害,糟蹋了清真饮食的牌子。

在首届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论坛上,来自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北京等地在内的近两百家清真企业参会,并自发成立成立了“清真产业诚信联盟”。据悉,加入诚信联盟的企业,不仅必须保证自身产品是清真的,还要相互监督,对于打着清真旗号的不法企业,联盟要共同抵制。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蓝军说:“近年来,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发展迅速,每年保持在10%以上的发展速度,清真食品凭借其一直以来的安全、健康品质,深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因此,加强清真行业自律,保证健康的清真食品用品,不仅是对清真产业负责,更是对广大消费者的负责。”

行业标准亟待与国际接轨

据了解,目前清真市场的主要经营模式有清真食品用品的生产加工、零售、出口,清真餐馆、清真食品的运输、物流和涉及清真食品用品方面管理、咨询、培训等。目前,全球清真食品及非食品类用品贸易额达2.1万亿美元,而我国只占总额的0.1%,因此,该报告指出我国清真产业企业必须打造自身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传统清真食品用品的安全、绿色、无污染等的优势,积极研发清真新品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

对于如何进军国际市场,该报告指出,中国清真食品用品的生产制造标准一定要与国际标准接轨,进行国际清真食品用品认可的Halal认证,同时加快推进代表中国形象的清真食品国家标准,并尽可能地获得国际认可。

据了解,马来西亚是世界最主要的清真食品用品制造中心之一,同时马来西亚致力于打造世界认可的清真食品用品认证中心,目前清真国际市场上,马来西亚清真认证机构颁发的halal证书在世界各国通用,我国应多借鉴国外清真产业发展的经验。

首份清真食品安全报告发布 目前发展层次低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