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中国心脏移植技术获重大突破 改善排异副作用

2014-10-29 来源:121健康网

中国心脏移植技术获重大突破 改善排异副作用

2014年元旦之后,23岁的姑娘田希将跟着自己的医生再次前往广州,去完成第二次移植——骨髓移植,一个月前,她的身体里刚刚植入了一颗新的心脏。

这名辽宁大学的女生,是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移植团队用新技术进行心脏移植的第5例患者,带领这项研究的是该院心脏外科的著名教授孟旭,他在12月21日举行的中国心衰内外科治疗高峰论坛上透露了这项新研究。

一个月前的11月27日,孟旭教授的团队给田希做了心脏移植。这颗珍贵的心脏来自于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院一名脑外伤患者的捐献,患者同时还捐献了自己的肾脏和肝脏等器官。对于田希来说,更难得的是,这名捐献者的HLA配型竟然和田希匹配成功了3个点,这意味着田希不仅能得到捐献者的健康心脏,还能同时得到他的骨髓。

孟旭教授指出,目前心脏移植患者难以获得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排异反应和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而且,对于心脏移植患者的家庭来说,除了手术本身较高的费用,手术后还要承担每月数万元不菲的药费支出。

但孟旭团队的新技术将在这两方面都有显著改观。在做完心脏移植之后,再做骨髓干细胞移植,不仅能帮助田希的身体免疫系统更好地接受这颗外来的心脏,还能够让她在未来少吃很多的免疫抑制药物,这意味着长期生存的希望大大增加,同时家庭经济负担大大降低。

这项新技术的名称叫骨髓腔内骨髓移植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从2010年8月-2012年12月,他的团队成功完成了4例,其中2人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2人是13岁的孩子。

这4名患者中骨髓移植术后,有两名患者免疫移植药物减少为常规剂量的1/3,一名患者减少为常规剂量的1/2,最长经过两年的观察证实没有心脏排异反应发生,也没有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高血压、高血脂、肝肾功能异常等免疫抑制药物相关并发症,而且患者较常规心脏移植患者节约医药费用1.5-2万元。

此技术方法在国际心脏移植免疫耐受领域未见相关报导,具有自主创新性和临床转化实用性,已获得多项国家级课题研究支持。获得了国内同行专家的一致热切关注,被认为是我国器官移植工作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及世界器官移植免疫耐受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在父亲和姑姑相继因心肌病而离世之后,年仅23岁的田希也在2012年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脏移植的成功,以及接下来的骨髓干细胞移植,给田希和她的母亲带来了存活的希望。

中国心脏移植技术获重大突破 改善排异副作用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