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卒中的危害最为严重。我国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最新出炉的、全国51家医院卒中患者再发风险筛查/评估工作站2013年数据显示,我国近6成卒中患者面临高复发风险。
此项数据是在12月27日举行的,2013年脑卒中二级预防规范化管理临床实践项目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上公布的。此项目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简称“脑防委办公室”)主办、赛诺菲公司支持。
高复发更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表明,北京的脑卒中复发率占27%,我国临床资料表明门诊脑卒中患者约40%是二次以上复发。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崔丽英教授就“2013年脑卒中二级预防项目”一年的筛查与干预工作进展情况作了报告。
目前,全国51家医院神经内科(中心)门诊设立卒中患者再发风险筛查/评估工作站,采用ESSEN卒中复发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筛选。
2013年5月至11月期间,共筛查卒中患者64,438例。根据ESSEN评分,高危患者(3-6分)和极高危患者(7-9分)约占所有筛查人群的57.4%,也就是说,近6成患者面临卒中高复发风险。其中,复发危险因素比重最高前三位分别是高血压(70.1%),既往缺血性脑卒中/TIA病史(51.6%),和年龄因素(49.9%)。
专家指出,针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降压、调脂、抗栓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是降低卒中复发率的有效措施。
对于ESSEN评分≥3分的高危患者,需要更积极的二级预防措施。抗血小板是治疗和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要治疗手段,也是研究最充分、证据最多的一大类药物,患者应该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以降低卒中的复发风险。
2010中国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提出:抗血小板药选择应以单药为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有证据表明对于高危患者,氯吡格雷获益均优于阿司匹林。而ESSEN评分正是评估诊断高危患者的重要工具。
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办公室巢宝华处长指出,今年首批承担脑卒中“二级预防项目”的医院共有51家,2014年项目将全面升级,参与医院的数量将扩大至100家基地医院。医院的级别,也将从今年的三级医院,扩大至一、二级医院。
巢宝华处长表示,一方面,希望通过社区医院的力量扩大脑卒中健康教育群众受益面;另一方面,通过三级医院与所辖社区医院的双向联动机制建设传递卒中规范化治疗理念,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从评估筛查、制定治疗方案到定期患教和监测、随访,建立卒中患者的长期管理模式。
此外,项目还计划在全国31个城市51家医院持续开展153场患者教育活动,通过发放患教工具包,脑卒中防治知识手册、视频、展架以及多媒体形式宣传卒中二级预防常识,以此加强患者规范治疗依从性,降低卒中复发率,构建更为广泛、坚固的卒中防线。
来自全国脑血管领域的有关专家及首批全国21个省份30个城市的51家项目承担医院的主管领导共计9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