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黑作坊食品“借壳”流入学校食堂 称有熟人就行

2014-10-29 来源:121健康网

黑作坊食品“借壳”流入学校食堂 称有熟人就行

据新华社电 通过“挂牌”“借壳”等方式获取正规企业的生产经营牌照,一些藏身于广州城中村的黑作坊成功地将自己生产的没有质量安全保证的肉制品输入广州不少学校、幼儿园的食堂,成为冠冕堂皇的供应商,而最终埋单的却是蒙在鼓里的广大无辜学生。

黑作坊食品流入多家学校幼儿园食堂

广州海珠区下泉塘大街是一条饮食街,街头、街尾的两家店铺虽未对外营业,却常有工人在一起包饺子、剁肉。有线索提供者称,这些没有质量保证的半成品主要是供给该市多家学校和幼儿园食堂。

记者日前来到这家位于街头的店铺,刚一进门便闻到一股腥臭味。整个作坊约30平方米,屋内不时有苍蝇飞舞。该作坊负责人刘庆珍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肉制品主要有猪肉丸、牛肉丸、爽脆猪肚、鱼饼、牛杂、扣肉等。在他提供给记者的宣传单上显示,有昌岗中学、广州市第一中学、第六中学、珠江中学等学校从这里订购肉制品。

那么,这些肉制品有质量认证吗?这名负责人称,他所在的公司名为广州市康源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拥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但并无QS认证书。他说:“只要有这两个证照,就可以生产肉制品,没必要弄这么多证。”

另一间小作坊位于街尾。在其送货单上,“省科幼”“金碧三幼”“多宝幼”“芳村幼”等幼儿园,“广雅”“江南二小”等知名中、小学赫然在列,送货产品有肉丸、饺子、牛丸、鱼滑、肉卷、猪扒、紫菜卷。其负责人谭志宏告诉记者:“目前是无证经营,但相关证照已交给中介办理。”

无证作坊“借壳”成学校食堂供应商

无证肉制品为何能轻易进入学校食堂?记者调查发现,其中还藏有不少猫腻。

位列供货名单的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食堂负责人何经理称,肉制品的确由刘庆珍的康源公司供货。不过,记者在食堂公示的原材料供应名单中,并没有找到康源公司的字样。对此,刘庆珍承认为获得订单,借用荔湾区强胜食品加工厂的名义与学校签约,然后再自己送货。

而谭志宏则表示,他们向学校供应的肉制品是以“转运商”身份从广州丰味食品厂所购进。记者随后来到该食品厂,总经理曾宇晖提供了一份谭志宏11月份的订货单,“我每天只给他60斤,他每天的出货量绝对不止这么多,至于剩下的是怎么来的,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曾宇晖说。

据了解,类似这样的“借壳供应”在肉制品行业较为普遍。一些小作坊甚至连任何协议都没有与学校签订,只要在食堂有“熟人”,就能将肉类制品送到个别学校的食堂。

学校食堂食品关卡为何失守?

根据这些无证小作坊送货单上提供的学校地址,记者走访了多家学校,这些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大多表示不知情,并称如发现问题会进行整改。

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教育部此前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学校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要严格监督把关。而无证作坊食品之所以能轻易“冲关”,暴露出涉事学校食堂管理漏洞亟待弥补。

“很多学校的食堂只是将供应企业证照的复印件保留下来,但基本不会去核对证照上的生产地址是否和实际供货地址一致,更不会现场考察生产场所的卫生等问题。”一名吴姓作坊负责人说。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周建华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部门对无证作坊的生产经营活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还应健全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制。

黑作坊食品“借壳”流入学校食堂 称有熟人就行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