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我既生气又困惑,既然开药不参照检查结果,医生又为何要做这个检查?还开了血铅、骨密度、全血细胞分析检查。开这些检查有什么道理,总要给解释一下吧?
■我带着东东爬楼梯到二层的门诊办公室,可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只有地下一层的接待室可以接待患者投诉。可是,到了下午两点半,我带着孙子下到地下一层敲门,却依旧无人开门,这时旁边的保安主动说“你别敲了,你都来了好几趟了,这儿没有人。”
■按说医生不应该一次开一个月的用药量,卫生部发布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里面有一条说“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医生开的处方中也没有特殊说明啊。
近日,我带孙子东东(化名)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看病,没想到引出一堆麻烦,一个多星期了,医院承诺的尽快给回复至今也没收到,也没个说理的地儿,心里堵得慌。
我家住在北京朝阳区三间房,孙子东东四岁半,前段时间发现他后脑勺有一小块头发稀松,脸上也有一小块不太明显的白斑,尽管孩子能吃能喝能睡,也没觉得哪不舒服,但我还是放不下心,想去医院看看。
预约了2月10日下午一点半儿研所保健科的专家号,没挂普通号,就是想找个经验丰富的专家看看。
等了近半个小时,终于轮到东东了。看接诊医生不怎么热情,我便主动给这位医生介绍东东的一些情况。
“吃点儿补锌的和补维生素的吧。”没有几句话,医生就开始开处方。
因为以前吃过,在药店买的,我告诉了医生这个情况。
“你吃我们医院的吧,你再做个微量元素和血铅检查。”
我告诉医生,以前做过,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也是在儿研所。
“那都两年多了,再做一次吧,骨密度也做一个。”
我还想再解释一下这个检查也刚做过,“那你做不做?做不做?”
见医生有些不耐烦了。我心想已经来到医院,索性就全面查一次。医生继续对着电脑开着药和检查单,孩子平时生活和饮食习惯也没有问,“药需要吃三个月,我先给你开一个月的,补锌和补维生素一日早晚吃两次。”
接着,我就到药房缴费拿药,有三盒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六盒五维赖氨酸口服液,花了350.04元。孩子检查还没做,医生就开了350多元的药,我一想就觉得别扭。
拿完药,我带着东东又回到诊室,想让这位医生帮忙补张底方,前后求了三次,前两次医生跟我说“等着吧”,第三次我跟医生说,我们就是前面的,方子挨着近,您能不能帮忙调下底方?医生却很不耐烦:“近也得调,远也得调,一个人也得调,两百个人也得调,你知道我一天眼睛有多花吗?”
受了医生一顿气,我找到医院门诊办公室反映情况,门诊办公室让我到地下一层找接待室工作人员,并说那个医生人挺好的,就是爱叨叨,可能是更年期吧,别跟她计较了。
更年期就该对患者态度不好?这样的解释让我不能接受,给她说了说,最终接待人员也没给个说法,孩子也累了,做完所有检查,我就带着孩子回家了。
一周以后的2月18日下午一点半,我再次来到儿研所拿微量元素检查结果,结果显示东东各项指标均正常!可手里拿着一大堆补锌和补维生素的药,到底给不给孩子吃,这让我犯了难。
为了得到一个确切的说法,我又挂了保健科另外一位医生的号。
坐在保健科候诊区,我正好看见上周给东东看病的医生也出诊,我便拿着检查结果找到了原来的那位医生。
我问医生,上次您给我孙子开了药,现在检查结果出来了,显示都正常,您看这药还吃吗?
“你要不拿着药,我还想不起来,我从来都不乱开药。那维生素的检查,你要想做,几千块钱都做不出来!”医生还是不耐烦,我赶紧解释,您别误解我意思,结果出来了,我想让您看一眼,您看还能不能吃那些药,检查单上看着我们家孩子什么都不缺。
这下这位医生却不再说话了。这时两位护士劝我走,说我没挂这位医生的号,让我找挂号的医生去看。
随后,我带着东东去找另一位医生就诊,听了我的介绍,这位医生却将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和五维赖氨酸口服液的服用量都改成一天1次,也没给太多的解释。两位专家,两种不同的处方,让我更加犯难了。
没有办法,我只好又挂了该院皮肤科的号,讲述了我在保健科的经历后,皮肤科医生检查了东东的头发和右脸,开了一支保护皮肤、防皮肤皲裂的硅霜一号,价格为19元。当我询问这位皮肤科医生是否还用喝补锌和补维生素的口服液时,医生挺无奈地说,吃这个(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干吗?你愿意吃就吃这个吧(五维赖氨酸口服液)。
补锌的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天3次,最先就诊的医生嘱咐一天2次,保健科另一位大夫说一天1次,皮肤科医生又说不用吃,这真让我犯了糊涂?我是既生气又困惑,既然开药不参照检查结果,又为何要做这个检查?还开了血铅、骨密度、全血细胞分析检查。你医生有什么道理,总要给解释一下吧?
当天看完医生,带着疑惑,我就去地下一层的接待室反映情况,可是敲了半天没人应声。
我只好带着东东爬楼梯到二层的门诊办公室,可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只有地下一层的接待室可以接待患者投诉。可是,到了下午两点半,我带着孙子下到地下一层敲门,却依旧无人开门,这时旁边的保安主动说“你别敲了,你都来了好几趟了,这儿没有人。”
于是,我带着东东再次爬到二楼找门诊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这时,一位工作人员说,可以通过“私人”关系打手机联系到接待处的人。就这样,到了快三点,终于见到了接待处的工作人员。
我把整个就诊经过给接待工作人员讲了一遍,希望能把药退了。
接待处人员表示,退药很复杂,需要底方复印,还需要叫开处方的医生和其他几个大夫一起来讨论,观察是否符合症状,最终才能决定是否退药。
当时接待人员对我反映的情况做了记录,并留下了我的电话。“你先回去,我们讨论好了,会尽快电话通知你处理结果。”可从2月18日开始,今天都2月25日了,我也没有接到医院的任何回复。
后来孩子父母了解到,医生不应该一次给东东开一个月的药,因为卫生部发布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里面有一条说“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应当判定为不规范处方。”东东的处方上并没有注明特殊情况的理由。
我不缺这点药费,可孩子如果不需要吃药,放在家里就是浪费,国家也浪费资源,送给需要的人也可以,但我想讨个说法,希望通过报社让首都儿研所能解释解释:1、医生为什么一次要开一个月的药?这种处方量符合规定吗?2、既然医生开药不用参考检查结果,为什么要让我们做这218元钱的检查?
相关阅读
锌补多了会影响孩子发育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都要谨慎,不能随意补充,比如锌的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RNI(推荐摄入量)的2到3倍,盲目补锌可引起锌过量导致锌中毒。” 湖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胡敏予教授表示,营养学界提倡通过膳食获取营养素以满足人体的需要,不支持膳食补充剂的滥用。对于某一营养素,不应限制在营养方面进行讨论,而应注意到过量产生的后果。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显示,4到7岁幼儿的每日锌RNI为12mg,UL值是23mg;11到14岁男孩的每日RNI为18mg,UL值是37mg。
“最令人担心的是引起早发育的问题”,侯伟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他介绍锌过量的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呕吐、脂肪肝、贫血等,但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而言,锌过量还会引起孩子早熟,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北京朝阳区三间房 严女士/口述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