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在一项新的期望寿命调查中,首次测算了处于残疾和重病状态下的平均年数。调查发现北京人四分之一的生命可能在疾病或虚弱状态下度过。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7日报道,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首都的“健康期望寿命”数据,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项指标。
健康期望寿命的计算方法是在预期寿命中减去生病的平均年数,这一平均年数是根据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得到的加权数。来自北京6个区县的6000多名成人参与了调查。
北京疾控中心的调查发现,18岁年龄组北京人健康期望寿命为40.2年。按性别划分,18岁年龄组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0岁,他们的健康期望寿命为43.4剩余年;18岁年龄组女性的预期寿命可达84岁,她们的健康期望寿命为38剩余年。
根据去年的官方数据,北京居民的预期寿命可达81.5岁。
报道称,这意味着即使北京的女性比男性平均多活4年,但她们能健康生活的年数却比男性少。该研究涉及的最普遍的疾病是癌症,其次是关节炎、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及高血压。
北京疾控中心主任邓瑛说:“北京市成年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的结果提示我们,虽然北京市居民的期望寿命已经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居民生命质量并不是非常理想,在我们一生中各种因素都造成了有10年-20年左右处于非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