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则《单独夫妻生二胎政策有望重启或明年初试行》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报道称“接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人士”透漏了这一消息。昨天下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回应称,他们正在研究提出完善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昨天,媒体报道称延宕数年的“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一项“更为大胆”的方案也在酝酿中,那就是2015年,即“十二五”结束之后放开“二胎”政策,即届时夫妻双方,无论是否是独生子女,均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人口生育政策涉及千家万户,稍有政策信号便会引发极大关注。截至昨天下午,某门户网站上参与这条新闻评论的人数已经上涨到6万余人。
国家卫生计生委也高度重视,昨天下午在官方网站公开回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环境容量不足,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
毛群安同时表示,“完善生育政策”是新组建的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一项重要职责。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虑维持我国的低生育水平,又要考虑群众的生育意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因此,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慎重稳妥、统筹协调的原则,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组织调研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的关系,研究提出完善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计生政策演变
☆上世纪70年代☆
定国策“只生一胎”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育政策推行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地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
☆本世纪初☆
调整到“双独二胎”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符合特殊情况者,由夫妻双方共同申请,经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这其中就包括独生子与独生女结婚的情况。
☆2010年至今☆
提出要“单独二胎”
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最迟从2007年开始,数家官方的研究机构就已接受国家人口计生委的委托,就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展开调研。2010年1月6日,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思路(征求意见稿)》提到要“稳妥开展实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试点工作。”
关于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当时占主流意见包括“三步走方案”:即从2011年开始,首先开放东北地区及浙江等省试行“单独二胎”政策;第二步,放开京沪等省份;第三步,在“十二五”(2015年前)内,实现全国全部放开“‘单独’生育二胎”政策。
这一方案,曾得到原国家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在2010年下半年经过修改微调后曾提交国务院。但随后这一政策设想一度遭到反对,后来搁置。
今年3月,国务院进行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卫生部合并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媒体报道称延宕数年的“单独二胎”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不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只是回应称正在研究提出完善生育政策的思路和方案,没有给出具体内容。
>>正方
不是人人都愿意生两个
国家卫生计生委审慎的回复,在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看来有“要动真格”的信号。
对于反对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观点,穆光宗认为是把人口问题简单理解成人口的数量问题,以数为本而非以人为本。他指出,科学人口问题观决定了科学人口治理观,应当统筹解决。他说:“不要到很多人找不到对象的时候会后悔当时流掉了很多女胎导致人口生态失衡,不要到那么多老人老无所依的时候,后悔没有那么多人力资源支持晚年生活。”
“我们已经错过了一些时机,仅仅放开单独二胎不足以缓解将来中国的人口亏损的危机。应该小步快进,只争朝夕,经过单独二胎这一过渡性阶段,赶快全面放开二胎。”穆光宗说。
面对政策松动带来人口激增的担心,穆光宗指出,很多年轻人口不愿意生孩子,大量丁克家庭存在,这不仅仅是政策的要求,也是他们自身的愿望。因此不能过分高估政策的放开对生育提升的促进作用。目前已婚人口的意愿生育率和实际生育率都在下降,放开了也不愿意多生。单独家庭也不是个个都愿意生两个。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年轻人口储备不够,进入生育成本约束的阶段,生育成本过高导致大家不愿意生育。因此必须把从单独二胎放开到放开二胎再到鼓励二胎的时间要尽量缩短,抢救生育机会,让那些想生孩子、有机会生孩子的夫妇能够满足愿望。这对中国未来完成年轻人口资源战略储备,弥补人口亏损,确保人口安全意义重大。
对于北京,穆光宗认为早已进入了政策和文化双重意义上的“超低生育陷阱”,政府掌握的数据发现,母亲已经超过49岁的相关失独家庭达到几千个,实际上可能更多。所有这些家庭都处在潜在的养老风险当中。因此他认为北京应该成为生育政策调整的第一批的试点单位,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各方说法
网友说
北京网友“新闻法眼”指出“再不放开二胎政策就会出现老龄化、养老、兵役、劳动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甘肃网友“亲爱的海小带小姐”认为:“这个政策其实真心挺必要。我们这代人,就是因为缺少兄弟姐妹而缺少分享意识,造成自我认同感偏离到自私的地步,同时也因为缺少陪伴,才会在慢慢长大后逐渐开始寻觅某些虚无的感情来填充自己。”
网友“伟大的胡晓燕”发帖称,这条政策如果实施,找一个独生子结婚就可以生两个了。
>>反方
城市宜坚持“双独二胎”
“本世纪老龄化效应微弱(就业、养老等),是低代价缩减人口的历史机遇期,我们不能错失。”中国人民大学的侯东民教授认为。本世纪下半叶才是较大幅度调整生育政策的适当时机。
按照二胎政策调整方案,到2080年人口增多3亿到4亿,劳动力人均赡养老人仅减少0.12人。2050年以前人口负增长本可减低就业压力约7000万的作用完全消失,额外增加赡养人口约1亿,增加赡养负担近10%。侯东民指出,中国的老龄化效应远弱于西方,而转型时期就业形势更需要担心,当前大学生就业及民众对提高退休年龄的反感已是反应。
“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称‘可持续发展还只是一个假定’。”侯东民认为,联合国等国际多机构对气候变化及“千年生态评估”等,均不断对世界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的压力提出警告,这与近年中国学者无视人口问题的有关识见,相去甚远。
侯东民强调,减低人口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远离中等收入陷阱、实现辉煌中国梦的长期任务之一。本世纪是低代价减低人口历史机遇期,政府应避免以往的牺牲(随着独生子女可生二胎及补偿政策加强,民众牺牲已大大减低)大打折扣。本世纪下半叶才是中国较大幅度调整生育政策的适当时机。
侯东民表示,目前城市户籍人口的约50%已为1978年后来自农村相对年轻的人口,未来20年还将有2.9亿农民进城,即使近期调整人口政策,但在手段温和的城市地区宜继续只允许双独子女生二胎。
网友说
一名广东网友认为“放开二胎必然带来人口激增”,并称“这是铁板钉钉的”。一部分网友对政策本身表现出悲观,网友“躲在角落观察”指出,“政策不能生坚持生的也有,不就罚点钱嘛!没钱养的,政策能生也不会去生!出不出这条规定也没什么区别。”
一山东网友称自己是70后的人,现在四十多岁了,“就算能生,怎么养啊,孩子没长大,父母蹬腿了”。网友阳光—S″″″y认为现在养小孩的成本太高,这条消息对于草根来说没任何好兴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