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服务指南消费指南  服务热线:400-8269-121

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浙江省协会上海协会江苏省协会江西省协会安徽省协会台湾产业馆地方站浙江站上海站江苏站江西站安徽站

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揭保健品市场消费陷阱:瞄准老年人长寿心理

2014-10-22 来源:121健康网

[导读]78岁的牟大爷看上一款理疗床垫,却在体验时意外身亡,死因至今是个谜。

n_062007

6月18日,成都水碾河附近一菜市场里,不少老年人一大早来到一家保健品店免费测血压

n_062008

成都水碾河附近一菜市场里,两位老人通过一道小门走进保健品体验店。

78岁的牟大爷是郫县郫筒镇居民。今年5月24日,在一家名为“丽可”的保健品体验馆内,牟大爷躺上一张体验床垫作理疗,再没起来。

几经协商,体验馆向牟家赔了9万元。因双方私了,牟大爷未做尸检,他的死因至今不明。

近年来,保健品损害老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牟大爷的离开,我们不得不追问,理疗床垫何以能致人死亡?那些赚取昧心钱的不良商家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处?老人们为何对保健品集体狂热并深信不疑?

为此,华西都市报记者深入多个保健品推销讲堂,做了为期半个多月的调查、接触了众多案例之后发现:一个专门瞄准老年人的所谓“保健品”市场正迅速扩张,商家为了营销不择手段,越来越多的老人正悄悄被啃!

A

体验馆靠啥吸引人?

●不到3个月,罗大爷居然买回了床垫、治疗仪、保健食品等共计5万多元的东西。

免费米面油 吊住老人胃

5月29日,记者找到牟大爷的儿子牟长建。对于父亲的死,他坚称体验馆负有责任。但死因是什么,他也不清楚。他说,父亲光顾这家体验店至少有四年时间,“积极性很高,每天必去。”

牟长建说,父亲生前经常从体验馆领一些米面油、棉被等回家,有时还跟着出去旅游。后来就买回一些保健品和床垫。“保健品买了5000多元,床垫1万多元。但即使买了那种床垫,他仍每天按时过去。”牟长建分析,或许是因店里人多,不像他在家里那么闷。

牟大爷意外死亡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在郫筒镇引起多大波澜——同样是郫筒镇的罗大爷,现在还经常光顾“丽可”及其楼上的“俏夕阳”体验店。

“比上班还准时。”罗大爷的儿子罗宇文(化名)说,父亲曾先后从两家体验店买回了一大堆保健品。“之前一家人多次劝阻都没用。争吵中,父亲居然说我们是吝啬钱而不顾他的死活。”罗宇文偷偷作了统计,不到3个月,父亲居然买回了床垫(11880元)、治疗仪(4180元)、保健食品(31456元)等5万多元的东西。

治病又长寿抓住老人心

无独有偶。近段时间,华西都市报也连续接到数十位市民的投诉称,家里老人“像被洗脑”了,用平时省吃俭用攒的钱,买回一些原本低廉甚至有害的所谓高科技器械、保健食品,。

家住成都北门大桥附近的杨女士说:“我老头子听了一个讲座,那里的工作人员说补硒可以治60多种病。我老头子的糖尿病之前一直很稳定,但他现在迷这个产品,病情出现反复。我们已经吵过很多次了。”

都江堰的张先生说:“我父母在高桥花8000多元买了6盒虫草精。我了解到这种虫草精一盒的正常售价不过几十元。”

郫筒镇的罗宇文说,为摸清保健品体验店如何忽悠自己的父亲,他让年长的亲属前去听讲座,并偷录了下来。在该段录音中,一男子以众多名人为例,宣称不吃保健品会早死,吃了保健品则会长寿。

……

稻草为啥卖成金条价?

●李经理以另外几位老人的身份举例,说他们在退休前曾是律师、教授等,“啥都清楚。”

退休教授听课老人从众跟随

市民胡先生这段时间也在和母亲闹矛盾——老母亲想买一台“高电位治疗机”。

胡先生多方了解,这种治疗仪生产成本只有几百元,而试用点卖给老人1.58万元——“他们咋就敢把稻草当成金条卖了?”胡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6月4日,记者进入这家位于成都洞子口路的体验点。室内摆放上百把塑料椅,坐了一半人。和其他保健品店一样,一位20来岁的小伙握着麦克风,正带领50多位老人拍手、唱歌。

记者从小区物管了解到,这家公司租门面办体验点,已有两个多月。“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位老人来体验和听课。”

讲课前,经理李先生先对带来新朋友的几位老人进行了表扬。记者注意到,老人们对这份表扬,都微笑着表示接受。

“人体就是一个电磁兼容系统”,“人类的健康和寿命取决于人体带电量的多少”……和大多数养生讲座相似,这家公司的健康理论也让新来的几位老人似懂非懂、半信半疑。

随后,李经理以另外几位老人的身份举例,说他们在退休前曾是律师、教授等。他借此说:“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们的老律师,他啥都清楚。”“你看我们的教授也来听课了……”

有了这些权威的“认证”,刚进门听讲座的几位老人放松许多。实际上,绝大部分老人都是这样,先是跟其他人来听课、体验、免费领赠品,并最终购买其产品。而在记者调查中,几乎每个保健讲堂总能遇到一些退休医生、教授这样“身份比较有说服力”的老人。

C

业内自曝忽悠路数

有没有疗效,全凭一张嘴。一旦老人说体验了感觉有点失眠,你要说这正是治疗仪在起作用。

在水碾河附近的一个菜市内,两家医疗器械销售点位于菜市的最深处,门店旁边的围墙开有一道小门,成人仅能侧身通过。记者注意到,每天早上,到这两家销售点体验和买产品的老人很多。

6月5日开始,记者以经营类似医疗器械为借口,先后多次到这两家体验店与老板接触。熟识后,该店负责人自称姓李,已经在此做了三年时间,每天最多营业6个小时。谈到生意经,李先生总结说:归根结底要会忽悠。

“别看我现在赚钱很轻松,但创业开始时,还是很艰难,”李先生说,“因为根本没人相信你的产品”。

老人免费体验还送上等米面

李先生说,像他一样销售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人,在创业初期,都要做好让老人“占便宜”的准备。在宣传阶段,首先就要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为此,除了发传单和免费发放健康书籍外,他花了一大笔钱买进一些激光仪、激光梳等设备,邀请老人免费体验。然后,将买来的米面、油盐、鸡蛋等免费送给前来体验的老人。

李先生提醒说,买来的米面、油盐等生活用品一定要上等的,如果送的东西不好,精打细算的老人就不会再次上门了。这期间,即便是亏本也无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别着急卖产品慢慢拉近距离

“体验7到10天,一直别提卖的事情。”李先生说,但一直要不断关心老人,做好服务。一旦老人主动询问后,再吆喝高价,最后以优惠为由,以低价卖出。

在老人们体验期间,李先生会时不时根据老人们留下的联系方式,打电话问候。“今天体验怎样?”“有没有好转?”之类的话会让老人觉得贴心,慢慢就会拉近距离。

积累医学词汇便宜不怕退货

“有没有疗效,全凭一张嘴。”李先生举例说,一旦老人说体验了,感觉有点失眠后,你要说这正是治疗仪在起作用,一定要坚持使用;反之,一旦有人说睡眠质量好,同样要说这得益于治疗仪。总之,要学会顺杆爬。

此外,李先生还会在业余时间看一些医学方面的书籍,积累一些专业词汇,“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着”。据李先生介绍,在他从事这一行的三年中,忽悠的这一招很少被人识破过。“如果遇到真正懂的人,立马全额退款。”李先生说,因为进价很便宜,卖保健品的不怕退货。

这类商家在选用产品时却极为讲究,他们往往会找一些正规、但比较偏的品牌销售,吃了、用了都不会有副作用。

两千元一堂课课程九真一假

专家是增加销售产品可信度的又一手段。据李先生介绍,公司每个月都会安排专家前来讲课,每小时两千元。课上一般都是教老年人一些养生知识,然后会在其中捎带推销产品,偶尔还会有试验、互动和找一些忠实的用户上台讲体会。“往往都是九真一假,一般人很难分辨。”李先生说。

当记者希望直接联系上该店所请专家时,李先生表示,专家资源掌握在公司领导层手中。

对话总经理

原材料三四百元 为何卖价要上万?

“高电位治疗机”号称在四川省内有一百多家体验店,每天上万人试用。于是,记者联系上该公司总经理吕先生。

记者:医学界关于高电位治疗的分歧很大,你怎么看?

吕先生:那是学术界的事情,他们如果推翻了这个理论,国家药监局取消了认可就是了。

记者:有很多媒体和医生质疑你的产品。

吕先生:那是外人不了解这个行业,以至于误解。还有同行恶意抹黑。

记者:有医生提出,治疗机内部是一些比较简单的电子元件和芯片等,生产一台的原材料价值大约三四百元,为何要卖1.5万元的高价呢?

吕先生:这种产品是企业自主定价。成本除了研发费用,更多的是人工。

我在四川有一千多员工,每个月工资要三四百万,一年仅工资就要发四千万元,这些成本要加到机器上去。即使一台卖1万元,也要卖 4000 台才够工资钱。加上房租、水电以及公司运行的其他基本需求,一台机器如果不卖万元左右,做不出来。而且,公司的员工给老人洗脚、按摩等,也应该得到回报。

按照吕先生的计算,其公司的运行成本很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百元”级的产品卖到“万元”级的价格?这或许是不少市民更关心的——理清了其中的门道,就可以知道家里老人是怎样“被洗脑”的。

新闻链接

高电位治疗机能否治病争论很大

目前,“高电位治疗机”在一些地方风行。记者从国家食药监局的官网上查到了“高电位治疗机”的登记信息。但在此前国内多家媒体关于高电位治病的报道中,不止一位医生揶揄:“如果高压静电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那患者去高压变电站旁站着就可以治病了。”

记者辗转联系上南京鼓楼医院康复科的刘珂医生,她于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在川大华西医院求学时专门对这种“高电位治疗”做了临床研究。她是为数不多认可高电位治疗机有一定效果的医生。“我发现它对植物神经功能调节是有一定作用,对失眠和便秘有效。”刘珂说,但她无法确定是否对高血压、糖尿病也有效。

但同时,也有医生对临床研究提出质疑:临床研究时间较短,无法确定患者长期处于高压静电环境中受到的危害。

医学界的争论,让普通市民更是莫衷一是。但总有一部分人会相信,这正是“市场”所在。

控制血栓检测 人为调节仪器温度

有媒体曾报道,部分销售保健品的体验店可以人为控制血栓检测结果。顾客第一次验血时可以把血栓调得长一点,有的老人一看自己血栓那么长,顿时被吓得不轻;等他买了保健品或者试用仪器几天后,再给他做一次检测。这时候,可以再次人为控制检测结果,直观地宣传产品疗效。“说实话,只要你见机行事,有没有疗效还不是你说了算。”业内人士李先生说。

记者联系上几个自动血栓检测仪的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对方均称这确实可以实现,并称是通过人为调节抽血量和仪器温度,从而达到控制最终检测结果的目的。

记者手记

老人想买的或许只是一份关爱

对于老年人买保健品遭遇的问题,恐非一句“理性消费”能够解决。

调查中,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总经理说:“有人质疑我们给老人洗脚是做秀。我想问他,你给你的父母洗过脚没?”后来他在计算成本的时候,把洗脚服务的回报也算进去了。所以几百元的产品,他算出了上万元的卖价——我想,这万元高价里应该还包括他们对老人们的每一次微笑,每一个问候。

我和老人们聊天,他们也知道喝水、洗脚并不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但让他们感到高兴和温暖的是——自家子女们也没这么亲热。

症结其实出在我们身上。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给父母洗过脚,或者很久没有和父母说过几句贴心话。所以,当他们固执地要付出万元高价的时候,其实是在为我们缺失的关爱买单。

爱父母,就像他们爱我们一样。多沟通,就像我们向朋友掏心掏肺一样。或许,这才是老人们想从体验店里买到的。

纵深阅读

老年产业尚未规范化运作

省老龄办在去年底公布了一份“四川未来30年人口老龄化预测”。最迟在2027年,四川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最迟在2036年,四川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记者查询中国消费者协会去年发布的《2011年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报告》发现,食品、医疗和营养保健已成为老年人日常消费支出最多的三个方面。加上老人们对服装、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需求,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兴产业——“老年产业”。

记者同时也发现,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时曾专门提到:保健食品将另行规定。但至今仍无下文。

法规的缺失,让目前的“老年市场”尚未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作模式。而在实际生活中,老年人的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对虚假广告识别能力的欠缺以及维权的艰难,正在成为不法商家牟利的温床。

食药监局:9成保健食品广告违法 将启动专项打击

单就保健食品而言,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官方数据显示,在去年和今年的1-3月期间,保健食品广告90%以上属于虚假违法广告。其中,宣称有治疗作用的严重违法广告占虚假违法广告的39%。

事实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明确提示,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时,经常陷入五大非法宣传陷阱。并有针对性地提醒道:“药到病除”不可信、“健康讲座”为促销、“免费活动”为洗脑、“权威证明”属虚构、“专家义诊”是骗局。

5月27日,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部署,四川正式启动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其中包括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在这之中,非法宣传最为普遍。四川省食药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取证是让他们最头疼的问题,要搜集到完整证据链不容易,要逮现行则更不容易。基层执法人员呼吁相关法规早日出台。

揭保健品市场消费陷阱:瞄准老年人长寿心理

扩展阅读

相关资讯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121健康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121健康网所有。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填写Email地址,试阅行业信息专报:

公众号头像 health121

121健康商城是长三角营养保健产业联盟健康产品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之一。健康产品100%正品,厂家直供,专业营养师分享。

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微信号:health121qjd

不良信息举报 中国网信网 网警 可信网站
 
QQ在线咨询
邮箱
咨询热线
400-8269-121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8:3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