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进行时,人工智能无疑是今年大会讨论的焦点。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也逐渐崭露头角,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帮助。
12月4日,浙江省人民医院与腾讯等单位就“人工智能”在临床的创新和应用展开合作,利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打造“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实验室”,在“AI+医疗”领域展开合作与探索。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47.8万新发病例,占全球的50%,年死亡率约37.5万人,排在恶性肿瘤死亡排行榜第四位。
“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表示,如果能在早期就对食管癌介入治疗,五年生存率高达90%,且治疗费用低,并发症少;到了晚期,五年生存率则小于15%。而依靠传统的诊断手段,早期食管癌发现率不到10%。
如何筛查食管癌?潘文胜介绍,靠的是医生的一双眼睛,在胃镜拍下的照片上“扫雷”。通常,一次胃镜会产生40张照片,其中5~10张关于咽喉和食管。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医生来说,一些微小的病灶难以察觉,容易成为“漏网之鱼”,年资高的医生识别率高,但面对患者海量的图像,长时间集中精力“阅片”,不免产生疲劳感。
“医生的技术和状态,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潘文胜说,有了人工智能的加入,能快速识别可疑病灶,方便快捷地帮助医生诊断,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据悉,临床医生需要几分钟才能完成一次阅片,人工智能仅用时不到4秒。
此外,人工智能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让低年资医生快速积累诊断经验,降低学习成本。
潘文胜主任介绍人工智能在食管癌筛查中的应用
53岁的老沈,近两个月来常出现反酸,吃东西时有异物感,于是到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做胃镜检查。随着照片的连续拍摄,潘文胜在“AI诊断”的按钮上轻点鼠标,立刻弹出“疑似食管癌”的窗口。“这就是一个高危警示信号。”潘文胜说,在人工智能初筛后,自己再细细查阅食管部位的照片,果然发现隆起,进一步确诊为食管癌。
记者自省人民医院了解到,11月1日—11月23日,AI诊断系统共判读1432条胃镜记录,其中高风险报告20例,经临床医生及病理结果判读,7例确诊为食管癌。
潘文胜强调,人工智能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医生的“助手”,为医生提供参考,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而最终诊断结果依然需要医生依靠病理得出。“只有让人工智能成为医生的拐杖,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在早期发现蛛丝马迹,制定出规范、高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对肿瘤的治疗更加有信心。”
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平均每周上传1.5万片源,让系统对数十万张食管内窥镜数据进行学习分析,优化食管癌早期筛查和临床辅助诊断,希望提高患者治愈率和存活率,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表示,相信人工智能会给医疗就诊模式带来一些改变,在未来,人工智能+医疗产生的新模式必定会普及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