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急诊科医生》近日热播,体现的是老百姓对急诊的需求——不但要快,还要好,还要舒服。
实际上,全世界对急诊的需求不断增长。以我国为例,医改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增加释放了百姓就医的需求,分级诊疗的实施增加大型综合性医院急诊的需求,县级医院作为医改的重头对急危重症救治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在11月24日举行的2017年远程医疗高峰论坛上,浙医二院急诊科主任张茂介绍了远程医疗在现代急救体系中的应用。
“在医疗需求方面,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在急诊尤为突出,急诊也是对远程医疗需求非常迅速的学科。”张茂介绍,远程医疗在急诊体系中的运用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在家时,疾病急性发作的监测和处理;
2.现场和院前的急救;
3.急性病的患者远程咨询和评估;
4.急性病的急诊室远程会诊;
5.灾难医学救援;
6.远程学习、交流、会议。
远程医疗的硬件途径可以是专用远程会诊系统固定电话,也可以是智能手机或电脑,远程医疗的形式可以使固定电话、短信或邮件。不同方式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开展,比如家庭远程监控不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住院,但在出院回家后可以提供连续照护而减少再次入院的需求;对轻微的急性疾病也可以通过E急诊解决,无需后续进一步干预。
我们还可以看到救护车上装载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缩短治疗的时间,提高诊断的及时性,诊断效能也比较高。
如何提高心脏骤停救治水平?远程医疗也可以帮忙。
数据显示,2000年上海院前复苏3500~40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中,仅成功1例;2012年北京1693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出院存活率1.3%;2014年杭州779例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出院存活率为0.7%。
“提高心脏骤停救治水平,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张茂说,对于心脏骤停的救治来说,现场复苏非常重要,“让公众参与进来还不够,因为不是每个人都会,但我们可以像嘀嘀打车一样调度能够心肺复苏的人到现场参与院外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