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浙医二院有三个院区在共同运作工作,另外还有两个院区在成长过程中,今后这样多院区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远程诊疗和信息化服务是很难做到的。”在11月24日上午举行的2017年远程医疗高峰论坛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对于这几年浙医二院在远程医疗方面的实践做了回顾与展望。
“远程医疗的作用在于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将优质服务辐射到基层降低运送病人的时间和成本,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等等。”王建安认为,远程医疗大爆发正发生在中国,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远程医学对于医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远程医疗的服务人群将达到700万人,是2013年的20倍。
远程医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双向视频平台,它更多地体现为可穿戴设备的连接,如自动血压监测、心率监测等,2018年我国预计将有900万患者使用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
远程医疗最早出现在美国,最初出现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开始出现一些雏形,90年代美国乔治亚州医学院远程医疗中心医学系统正式建立。
美国远程医疗起步最早,应用也最广,不仅技术手段发达,还拥有不断完善的管理核心和法律法规。欧洲也不落后,1992年欧洲第一次远程病理会议就是在德国海德堡举行的。国内远程医疗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但目前正在快速发展当中,浙医二院的远程诊疗服务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
2007年5月,浙医二院率先成立了远程医学中心。2010年,浙医二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联合诊断学术中心成立。2012年9月,浙医二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培训中心成立。2015年全国首张互联网在线处方在浙医二院开出。2016年,牵手浙报传媒成立广济网络医学中心,“浙二好医生”诞生了,患者和医生实现了直接沟通。
浙医二院国际网络医学中心是全国首个实现全数据互联互通的网络医疗体系,它具有五个特点:实时、全信息、标准化、全方位和全球化,还能够提供急救医疗服务以及心肌梗死、中风等远程诊疗需求。
在王建安看来,远程诊疗的发展,需要医院的自我提升。升级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医疗信息无缝对接,健全远程医疗管理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一点都不能少。
远程诊疗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王建安指出,美国的远程法律法规包括隐私、医疗补偿层面、远程医疗行为等内容非常值得借鉴。美国远程诊疗网络体系完善,投入也大,在座的各位相信很多都是来自企业,你们的投入也是推动远程事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都是需要学习的内容。
“远程医疗要发展,需要管理干部、普通群众以及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远程医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已来,远程不远。”王建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