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孕育新生命的喜悦自不必多说,但许多新妈妈也遇到了新尴尬:原来平坦的小腹变得松松垮垮了,以前的衣服裤子也都穿不上了。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简直难以直面人生。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后盆底诊疗中心、盆底疾病专家李香娟告诉记者,这其实就是产后常见的腹直肌分离症。
我们腹壁中央区域是纵向的腹直肌,也就是我们看到健美人士的八块肌肉。左右腹直肌之间是前腹壁的中线,医学上称之为“腹白线”。女性怀孕的时候,腹部隆起,腹白线也会相应增宽,腹直肌略向外侧偏离。但等到生产后,就会象弹簧去除外力作用后恢复正常。
通常产后半年到一年腹白线的宽度就会恢复到产前水平,腹直肌也回到原来的位置。但如果因为孩子过大、羊水过多、多次妊娠,同时腹白线的强度又不够时,腹白线松弛变宽达到3~4厘米以上,就会出现“弹簧拉过头”恢复不了产前水平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回“小腹辣妈”?
李香娟医师表示,新妈妈们可以先在家进行自查。
仰卧,双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要放松。然后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需改善:2~3指,须注意不可以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负重练习,因为这会使分离的情况更加严重。
需就医:3指以上,属于比较严重的腹直肌分离,有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需要及时就医。她表示,产后常见的腹直肌分离症,除了影响美观,其实更易发肠疝、腰背痛、漏尿、脏器脱垂等问题。
那么,练仰卧起坐就可以治疗吗?
如果已经有了腹直肌分离的症状,那该如何治疗呢?加大锻炼力度?每天去跑步、仰卧起坐?NO!NO!NO!盆底中心的专家说那会增加盆腔的压力,加重脏器的脱垂。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安全、有效、迅速地让肚子收回到原来的样子?李医师给了三个建议:
① 电生理治疗
通过使用8plus盆腹动力学治疗仪进行仿生物电生理治疗改善腹直肌分离,每次40分钟,每周两次,安心地睡个美容觉。
② 日常锻炼
在家里做些适量的运动,训练核心肌群,可以将核心部位往里收回,好像树的年轮一样,尽量将每一个圈向中心收拢。
动作1:站姿收腹
准备动作:背对墙面站立,将上身靠在墙上(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臀部贴在墙面),双脚距离墙面大概30厘米。
动作执行:吸气准备;呼气,腰椎去贴墙面,之后,吸气还原。每组10~15次,重复2~3组。
注意事项:避免手臂向后推墙,尽可能腹部向内收,主动靠近墙壁,想象用肚脐向墙壁方向靠近的感觉。
动作2:跪姿收腹
准备动作:四点跪姿,髋关节和膝关节垂直,肩关节和腕关节垂直,脊椎在中立位(胸椎自然后屈,腰椎自然前屈)。
动作执行:吸气,小腹自然放松;呼气时,用力将小腹向内收回。每组重复10~15次,做2~3组。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不要改变脊椎的中立位,只有腹部在活动,想象将肚脐拉向腰椎的感觉。
③ 中医艾灸和中医药膳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者特定部,通过激发阳气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
中药食疗:腹直肌分离导致的漏尿,便秘,脏器脱垂等不适在中医里面都解释为中气下陷。可用中药食疗,如:(1)黄芪红枣茶(2)参芪粳米粥(3)白术茯苓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