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7月18日讯(通讯员 蒋晓光 章燕 记者 郑宁)“医生,我儿子发烧了,你要么开点盐水给他,好得快点。”2岁的童童发烧了,童童的妈妈在医生检查完后,因为只是开了一些口服药而不满。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人们对于生病输液已是习以为常,特别是一些患儿家长,往往认为“只要挂了盐水,就能好得快些”,其实是一个不科学的观念。
输液,又叫打点滴、打吊瓶,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治疗手段。据卫计委统计,2010年中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门诊输液率高达60%~70%。“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是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然而,国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输液好得快”、“输液补充营养”等想法,一些人不论大病小病都要求输液,输液似乎成了治病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那么,有哪些观念误区需要澄清?怎样科学对待输液?
“过度输液”危害大 易引起不良反应
输液是将药液直接注入人体静脉,参与循环来治疗疾病,具有见效快等优点,但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所带来的风险要比口服药物大,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药监部门监测结果显示,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在给药途径上,因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最多,超过七成。在超七成输液给药不良反应中,由于体内输入致热、致敏物质,如游离的菌体蛋白或其他代谢产物时,这些“不纯”物质的输入可能造成人体“输液反应”,如高热、寒战、皮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其次,输液病人常较集中,病种复杂,交叉感染普遍,过度输液往往伴随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及细菌耐药性增加。此外,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易引起静脉炎等病症。
因此,大家要有对症输液保健康的原则。以感冒为例,多数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最好的办法是适当休息、多喝水、补充维生素,或通过口服抗感冒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古人对感冒就有“吃药不吃药,都是七天好”的说法。当然,如果感冒患者症状较重,如高烧不退、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时,就要及时请医生诊断,决定是否需要输液。
对于“输液补充营养”,除非不能进食,一般是不必要的,尤其是老年人要慎重,如身体虚弱者、心脏功能欠佳者,都对身体“容量”的变化十分敏感,即使只输入普通生理盐水,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