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健康网10月6日讯(记者 左佰常)中央气象台10月5日发布台风红色预警,预计今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将于今日晚上到7日上午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沿海登陆,浙江东部沿海地区将很可能遭遇菲特正面袭击。
面对强台风,我们应如何避免台风带来的危害,有效防范风、湿、寒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浙江在线健康网记者特别连线温州、台州的几家医院,请一线专家为市民支招。

医院已启动防台预案 提醒市民减少外出 防止骨折等意外伤害发生
台州市中心医院办公室钱主任介绍,医院现有近900张床位已经全部住满,为应对强台风“菲特”,确保住院病人安全,医院制定了详细的防台预案,从10月5日开始,所有科室就有专人值班,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并全力配合好市急救中心的突发救治任务。
对于台风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钱主任说,以往台风天医院骨伤科病人会明显增多,因此居民要尽量减少出行,避免被摔伤、砸伤或滑到等意外发生。
台风天在户外行走的行人,容易被刮倒的树木枝干、电线杆,或是高空坠落的花盆、瓦片、广告牌等击中。一些被风打下的电线,裸露在潮湿的地面上,易使人触电。台风天应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行走时,应仔细观察地形,谨慎行路,以免碰到电线;要避免在电线杆、铁塔等电力设施附近走动,不要躲在大树下或者到孤立的棚子和小屋里避雨,遇到垂落的电线也应绕行;不要赤脚行走,穿雨靴既可防水又具有绝缘作用,预防触电。
骨伤患者应在家人陪同下及时送往医院就医;发现有人触电时,不可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挑开电线,并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急救。
钱主任教给我们几招触电的急救措施: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若发现其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措施。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风湿、哮喘病人要注意保暖 特殊疾病患者要备足急救药品
记者致电温州市人民医院,院方表示已经按照防台预案在运作了,医院分成了后勤保障、医疗救助等数个小组,会随时关注台风菲特的动向,随时待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台风天气遇到的一些疾病,温州市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表示,台风天气,气压、温度、湿度等变化大,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孩子、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哮喘病人等应做好急救药物的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保暖防护措施。
儿科方医师提醒,由于儿童体温很容易随着外界气温的波动而变化,台风天儿童易患感冒,要注意及时添衣服,并不吃或少吃冷饮。
风湿免疫科冯主任提醒患者,台风来临前后,由于空气中湿度和寒气较重,会刺激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旧病突发,身上有疤痕之类患者也会感到病灶处不舒服。因此,关节炎患者可适当适当加一件衣服,并减少在空调房间的时间,防止身体发生这些疾病。
此外,医生提醒,台风来临前后气温和天气变化快,会刺激气管强烈收缩、痉挛,引起哮喘复发。哮喘病人要注意保暖,在台风来临前要准备随身携带喷雾剂等急救药品,并避免外出,如果实在病情危重必须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医院会派专业急救人员给予救治。
有必要做好家庭饮食卫生“防台预案”
台风来临,作为个人和家庭来说提前做个“家庭防台预案”是个很重要的措施。
医生同时提醒,要确保家庭饮食、用水、用电等的安全。比如可贮备好适量的饮用水、蔬菜等生活用品,台风期间和台风过后的是疾病的高发期,饮用水、一些种植的蔬菜以及养殖的水产品易受到脏水污染。居民要一定注意饮水和饮食安全,充分清洁并煮熟煮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