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你好,清明节要到了,由于您的亲人都在国外,无法回来给您扫墓,受他们委托,我们两人将代替亲人给您扫墓。”这是记者在温州市瓯海区一处公墓前看到的代客扫墓的情景。两位西装笔挺的工作人员,正站在一处墓碑前鞠躬、擦拭墓碑,代替亲人向逝者寄托哀思。
![]() |
代客扫墓工作人员在墓碑前鞠躬
![]() |
“代客扫墓”正被长期远离家乡的人们所接受
“代客扫墓”日渐被理解和宽容 目前全免费
由于温州长期在国外、外地工作生活的人比较多,委托他人代己扫墓成为近年来远离故乡的人缅怀逝者的新方式。据温州市瓯海区状元峰陵园负责人介绍,选择“代客扫墓”服务的多是长期在外工作的企业白领和商人们,其中也不乏旅居海外的华人。
“委托人只需提供逝者所葬的地点、牌号、姓名等,我们就可以按照要求清理墓地、摆放祭品、播放哀乐等。”另外,还会将祭扫全程录像并制成光盘,寄回委托人手中,供家属保存。
温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由于受到风俗传统,祭祀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能接受“代客扫墓”的市民目前还相对比较少。为引领文明祭祀的新方式,目前这项服务是全免费的。当然,等到有需求的人数越来愈多,考虑到成本问题,我们再考虑收取一部分费用。
代客扫墓的场景显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一些前来扫墓的市民,他们大多表示,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外地工作,找人代为扫墓虽然不是自己亲临现场,但多少还是表达了对故人的悼念,这种祭奠方式可以接受。当然,也不乏反对声音,孟大伯刚扫墓下来,他说,现在的年轻人连扫墓都赶时髦了,这个我不接受,找人扫墓那还不如不扫呢。
虽然有部分民众对此表示反对,但一些社会学家则表示,由于现代人的观念正在改变,对此种现象,应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只要当事人自己认可,在操作过程中又没有妨碍到他人,就无可厚非,不应该一概否定。
![]() |
志愿者劝导扫墓人群“鲜花换鞭炮”
“鲜花换鞭炮”丢掉陋习 彰显文明
“先生你好,陵园内扫墓是不允许燃放鞭炮的,请您把手中的鞭炮放下,这两盆鲜花免费送给您。”同样在温州瓯海区状元峰公墓,陵园正门口的志愿者正热情劝导前来祭祀的市民参与“鲜花换鞭炮”活动。
“鲜花祭祀的形式很好,我支持!感觉既文明环保,又高雅尊重。”刚刚领了两盆鲜花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以往他给母亲扫墓都是选择放鞭炮、烧纸钱、燃冥币、焚檀香等方式,心里也知道既不文明也妨碍环境,象这样全面限燃鞭炮,大家都一样用鲜花代替,他当然欣然接受。
陵园负责人单云顺告诉记者,为提倡文明祭祀方式,今年陵园开展了“鲜花换鞭炮”活动,特意提前购置了10万余盆鲜花免费发放给先来扫墓的市民,并让他们把手中的鞭炮留下。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陵园内再也不会出现鞭炮震耳欲聋,烟雾缭绕的情景。
网络祭奠省时省力 更富个性值得提倡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繁荣,越来越多的市民也选择了网络祭奠这种新方式。温州各级民政部门也相继推出了各种网络祭奠网站,如温州殡仪网,瓯海公墓服务网等等,今年都将陆续推出网上祭奠,满足市民需求。
记者通过网络采访到一位每年都给自己姐姐网上“扫墓”的市民黄女士。她告诉记者,每到清明节,都会利用网络纪念馆和博客纪念姐姐,以此希望姐姐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快乐!
今年,黄女士在网络上为姐姐搜集了她生前最喜欢的玫瑰花和各种爱看的书籍。家里其他的亲属也都习惯到网上进行祭奠,黄女士说,当看到娇艳欲滴的鲜红玫瑰时,姐姐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网络祭奠不仅环保且省时省力,也更富个性化、艺术化和人情味!”温州市民政局副局长陈宏鸣说,对于温州这样一个外向型城市来说,人员流动频繁,网上祭奠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了文化内涵,值得提倡。